橘子糖下)
中秋過後,春苗的女紅班終於收班了,這一次收班之後春苗不再開女紅班。靠山村的女孩子半是惋惜半是難過了停止了村塾時光。村子裡的姑娘抬抬腳回家了,周小娘子一行人卻合夥做了一個小桌屏送給了春苗。
這座桌屏還是春苗畫的,春苗用村塾畫了兩幅畫,教給們從裡面看和從外面看的不同。春芽畫了一間小屋子,屋子裡靠窗的地方能看見人影,裡面卻黑洞洞的。如果是從屋子裡往外看,春芽又花了一個窗欞,外面的光線好,透過窗欞可以看到半根樹枝和遠處的藍天白雲。
“這刺繡和畫畫是一個道理,你先要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麼然後才能畫出來,畫出來也不要急著下針,等著看光線的變換,顏色會不同,從屋子裡面看和外面也也是不同的,這個叫做陰影。只一味往明亮裡鏽會失了真。”
周小娘子等人回去琢磨了半天,鏽了一個燈下美人的桌屏給春苗,窗欞就是春苗畫出來的,她們加了油燈和人影,畫面雖然簡單卻也趣致。春苗的女紅班就這樣在女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道別聲中結束了。
入了冬,春芽不停接到包子卷子的訂單,柴火用得特別多,冬日裡炸貨定的人家也多,春芽又開始了日日開油鍋的日子。春芽就這樣忙個不停,肉眼可見地消瘦了。
宋四嬸倒是在縣城打聽了肯出來幹活的婆子,只是縣城裡的人能幹農活的本來就少,更不用說願意下鄉的更少,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人。
十來畝的山地靠近荷塘的部分被春芽慢工出細活的挖平整了,也蓋了一間暖房,夏日的時候堆放黃大舅送來的柴火,如今柴火用得差不多了,裡面被春芽安排了兩畦韭菜,正抽著細長的葉子。韭菜鮮,冬韭菜更鮮,價格是平常的兩倍還多,家裡地多了之後,春芽開始選擇貴價的菜種著,不管是自己吃還是賣都好。
春芽和林子在平整後的山地種了有一畝地的豌豆苗,豌豆苗耐寒,立了春就開始呼呼的長葉子,摘了一茬還有一茬,每年都要種許多。木頭家的暖房裡面還有新種的桃子樹苗橘子樹苗枇杷樹苗柿子樹苗梨子樹苗,二三十棵才長了兩三片葉子的小樹苗被林子精心呵護著。
春芽越來越忙,二春三春忙得顧不得回自己家,天天一早就過來,吃過夜飯才回去,今天磨面明天磨米後天壓粉。二春一個人剁肉忙不過來,青土拿起來兩把刀,另搬了一塊大砧板,每天一早跟著二春一起“叮叮咚咚”“乒乒乓乓”剁個不停。
春芽廚房裡兩個灶膛,烤爐旁邊還有兩個灶膛,每天一早點了火不是蒸包子就是炸圓子。三春如今也學會了貼燒餅,青竹在一邊幫著他爹,裝滿了一筐就端走,青竹還要計數,按照木頭留下來的條子,不同的框裡裝了不同的數量,還要寫好了貼在竹筐上,木頭看一眼就能知道裡面的數量。包子卷子那裡也是,春苗每天拿了紙筆,聽著報數鞋上數字貼上去,全家忙忙碌碌各司其職,春苗坐在一邊發呆忽然聽到:“拉拉草包子五十個”立刻站起來寫了條問:“拉拉草包子在哪裡?”一會又聽到:“肉燒餅五十個,糖燒餅二十個”,春苗又站起來寫了問:“燒餅貼哪個?”
臘月是春芽最忙的時候,宋家女人除了大春媳婦青山媳婦和四春媳婦,其餘人都來春芽這裡幫忙。這一日難得木頭拿回來的單子少,春芽拿了肉餡拌了剁碎的荸薺,做成拳頭大的清湯肉圓,油炸了花生米拌上清爽的豆芽菠菜,在春苗的大炕上擺了簡單的席面:“接下來還要辛苦伯孃嫂子們。”
大家團團坐下吃著春芽新做的清湯肉圓:“怎麼這麼鮮?”
“肉裡面加了蝦醬調味,沒有放鹽。”春芽笑道:“今年木頭編的竹簍密,撈了許多蝦米,存下來的蝦醬多。”
“真好吃啊,”青土媳婦小口咬著:“姑姑你天天這麼做好吃的,不要錢我也願意給你幹活。”
宋大伯孃拿了肉燒餅咬了一口:“還要貼多少燒餅?”
“還有不少呢,”二春媳婦喝了一口湯道:“今年村子裡定燒餅的不少,阿爹天天來報數。木頭每天還帶回來要糖燒餅的。糖燒餅真好吃啊,那糖都融化了,像蜜一樣甜,阿孃你吃了沒?”
“今年年景好,大家都捨得吃點好的。”宋大伯孃說道:“如今吃的花樣真多,我還是喜歡喝酒吃肉。”
“阿孃你快成酒婆子了。”二春端了一盤子糖燒餅進來說道:“這是春芽剛剛讓我烤的,糖都考化了,快吃。”大家紛紛伸手拿了糖燒餅來吃。
“春芽你今年買了有上百斤糖了吧?”三春媳婦吸溜了一口糖漿:“怪不得孩子們喜歡吃糖呢,這糖多好吃啊。”
“我啊,跟著春芽幹活最高興的就是不停有好東西吃,還是換著不同花樣吃。”二春媳婦臉紅紅的,顯然是喝多了。
“我就是不耐煩來來去去老是吃一樣的東西,”春芽笑:“還是春花姐懂我,看到新鮮的種子都給我捎來。”
“村長也好,你種什麼他都跟著種,要不然村裡人也不會這麼快就跟著種開來。”宋大伯孃道:“你做的橘子糖我給你送過去,村長娘子立刻就定了十斤,你家裡還有吧?”
“有呢,”春芽道:“我每家留了兩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