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笑天突然昏厥之後,便被天築兵們抬回了中軍大帳之中,雖然是得到了十分及時地診治,然則他的精神卻還是非常不好——尤其是一想到《天狼圖》已經被燒燬了,他的心就會一陣一陣地疼痛,就是神智也會突然變得沉悶昏聵起來。
龍笑天雖然是在修養身體,但與此同時,天狼城中的百姓們卻沒有這樣好的福氣。
好不容易奪回來的天狼城,此時卻似乎已經成了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時此刻的天狼城,名義上雖然還是一座邊關重鎮,實則卻已經近乎是一座空城了。
自從遭受了那次大火之後,天狼城內幾乎已經無法繼續存身了——更由於擔心接下來蠻狼兵或者鬼方兵還會捲土重來,天狼城儼然就成了一個是非之地,而且天狼城的城防系統破損嚴重,基本很難再像之前那樣有效地抵擋蠻兵們的侵略。
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城中倖存下來的老百姓們,便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是留在這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繼續生存下去,還是背井離鄉去一個遠離戰火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面對這樣的抉擇,儘管是心中有著太多的不捨,但還是有許多的老百姓選擇離開,離開天狼城,去往天築國的其它地方謀生。
三番五次的戰火,已經完全擊潰了老百姓們繼續在天狼城生活下去的信心——尤其是看著一個一個的親人死於戰火,這些倖存下來的人也早已經是身心疲憊,再也經受不起這樣巨大的打擊了——與其繼續留在天狼城擔驚受怕,還不如離開這裡,哪怕就是流落江湖,也比毫無意義地死於戰火要強。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驅動之下,城中的百姓們拖家帶口,紛紛帶著儘可能多的行禮離開了天狼城。
這本是老百姓們自己對他們未來命運的選擇,然則龍笑天知道了此事之後,覺得天狼城內不能沒有百姓,於是便下令禁止城中的百姓隨意遷移,對於已經出城而去的老百姓們,也儘可能地派兵去追回。
但即便是如此,天狼城內的百姓們還是在偷偷地逃離,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禁止——在老百姓們看來,今時今日的天狼城,已經不適合生活了。或許若干年之後,天下太平了,他們才有可能重新歸來。
對於老百姓們屢禁不止地逃離,龍笑天本打算使用霹靂手段,斬殺一批私自逃離的人以儆效尤。
然則想了又想之後,龍笑天又似乎突然寬宥了百姓們的行為,再加上他還尚在病中,沒有太多的精力管這些事情,於是便也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等於是預設了這種大規模的逃離活動。
而老百姓們離開了天狼城之後,往往就是往天築國的腹地遷移,那裡的環境更好一些,也更加安全一些。
而對於天狼城百姓們的這種選擇,張嘯天雖然也並不是完全同意,但卻是十分的理解——而天狼城之所以會形成今天這樣的局面,其實他張嘯天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則不論怎麼說,事已至此說什麼也都是晚了,但是張嘯天的心裡還是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具體來說是對一些人放心不下,而這些人便是天狼侯府的那些下人們,尤其是老管家張福。
為了打聽到老管家張福等人的下落,張嘯天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由於他等於還是在被龍笑天軟禁著,所以其實並不能隨意地到處活動,故而他便央求了看守他的幾名天築兵,替他去打探老管家張福等人的下落。
也幸好這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這些看守的天築兵們也慢慢了解了張嘯天的為人——雖然是已經失了勢,但他們還是覺得張嘯天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
故而張嘯天竟然也是和看守他的這些天築兵們關係很好,因此這些天築兵們卻也願意在空閒的時候替張嘯天出去打探訊息。
但好幾天過去了,卻還是沒有打探到一丁點兒的訊息——然則皇天不負有心人——又經過幾天的打探,終於是有了老管家張福等人的訊息。
一個天築兵有一天在城中打探訊息,結果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恰巧就知道老管家張福等人的下落。
原來這個人是張大福的一個手下,而張大福則是老管家張福的兒子——這個人平日裡就跟著張大福打理猛火油的生意,時常追隨在張大福身後。
據這個人說,自從鬼方兵攻佔了天狼城之後,張大福便去天狼侯府將老管家張福等人接了出來,只是留下幾個人繼續留在侯府看守。
在張大福的照顧之下,現在老管家張福和侯府中的大部分人都十分安好,並沒有遭遇什麼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