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侯張嘯天提到的這次天狼山之戰,乃是天築國和蠻狼族之間的一次大戰。
天狼山是一座界山,乃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大山脈,天築國與蠻狼族便以此為界。
天狼山以西是蠻狼族的地界,天狼山以東是天築國的國土。
三十年前,張嘯天還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那時,老天狼侯張震藩,也就是現任天狼侯張嘯天的父親還在世。
那次天狼山之戰,天築國的統帥便是張震藩。
那次蠻狼族率眾五十萬,越過天狼山侵犯天築國。
老侯爺張震藩統帥三十萬天狼軍,前去天狼山前禦敵。
那是張嘯天第一次隨父出征,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沙場上實刀實槍的征戰。
天狼山之戰戰況很是慘烈,因此張嘯天對此戰印象極為深刻。
這次大戰,天築國損失慘重,差不多損失了二十萬天狼軍。
但蠻狼族傷亡更大,五十萬之眾的蠻狼軍幾乎全軍覆滅。
恍惚之間,天狼侯張嘯天思緒萬千,他不知不覺,卻也是身不由己地回憶起了那次天狼山大戰……
三十年前,天狼山。
在天狼山的一條大山口,老天狼侯張震藩率領的三十萬天狼軍和蠻狼族的五十萬大軍不期而遇了。
雖然早就偵查到了蠻狼族大軍的行蹤,但此刻當蠻狼軍真實地出現在天狼軍面前時,作為主帥張震藩隨軍侍衛的張嘯天,還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人,那真是漫山遍野啊!
蠻狼族的大軍列陣在山口處。由於還沒有完全走出山口就遇到了天狼軍,蠻狼軍便在山口處列成了一個十分巨大的扇形陣隊。
而看到蠻狼軍還沒有完全走出山口,老天狼侯張震藩也暗自鬆了一口氣——幸虧對方沒有來到山口外的大平原上,不然雙方都擺開陣勢,在平原上面對面地打陣地戰的話,天狼軍還真沒有必勝的把握。
而現在,簡直是天賜良機!
更讓張震藩高興的是,作為蠻狼族的圖騰聖物——蠻狼卻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蠻狼是生活在蠻狼族領地上的一種野獸,生性兇殘,而且嗜血成性。
最怪異的是,這些蠻狼在白天就十分兇狠,但一到晚上就會變得更加兇狠。尤其是月圓之夜,蠻狼會變得格外兇猛,而且身形也會比平時大很多,爪子和牙齒也會變得更加鋒利堅硬。
這次蠻狼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很可能是上一次大戰時,蠻狼被殺的太多了。而這次,便只能主要由蠻狼族人出戰了。
張震藩騎馬奔上了一個小山包,他身後隨身護衛的幾十位親兵侍衛們也緊跟了上來,而這些親兵侍衛中,就有他的兒子張嘯天。
望著對面山口擁擠不堪而又黑壓壓的蠻狼軍,老天狼侯張震藩緊緊地握了握掛在腰間的天狼劍。他此刻已經有了戰勝蠻狼軍的策略——他要把蠻狼軍壓制在山口,甚至是趕回山口,然後再把他們圍而殲之!
想到這裡,張震藩讓傳令兵傳下軍令,讓三十萬天狼軍分為四部分——前面分為左中右三軍,左右兩軍各五萬從側翼進攻,發動主攻的中軍十五萬從正面進攻。然後再在陣後安置五萬兵馬,這支後軍既可作為機動部隊,又可壓住陣腳。
在天狼軍忙著重新列陣時,蠻狼軍卻一直靜靜地排列在山口,甚至都沒有繼續往前走一步,不知道他們是不屑於趁此時發動攻擊,還是他們也被天狼軍的陣勢震撼到了。
而看到蠻狼軍沒有趁虛而入,老天狼侯張震藩也不禁對這支野蠻的軍隊生出了幾分敬意。
軍隊調撥停當後,老天狼侯張震藩發出了開戰的軍令。
只見發號施令的軍旗一陣擺動,天狼軍陣列兩旁,每旁五百面牛皮大鼓同時擂動。
一時間,隆隆的鼓聲通天徹地,直震得地動山也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