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擇曌不願意嫁給張嘯天的這件事情上,張震藩雖然知道了,但他並沒有就此對武震國有什麼想法,反而是充分理解了對方。而武震國因此也很是感動。
而儘管武震國在這件事情有不妥當的地方,但張震藩也並不在意。相反的,張震藩此刻的心情甚至和武震國一樣,也有些愧疚。
張震藩心想,要是他早點和武震國商量此事,那武震國或許就不會用“比武招親”這招了,而武擇曌也不會被龍傲天打傷,張嘯天和龍傲天也不會因此結怨。
雖然在武震國要“比武招親”之前,張震藩就知道了武擇曌不願意嫁給張嘯天的事,但此刻離武震國的五十大壽已經很近了。
張震藩來到玄武侯府時,已經是武震國五十大壽的前一天了,他本來想和武震國聊聊這事,進而阻止武震國舉行這次“比武招親”。但那時來參加壽宴的賓客已經來了很多,武震國忙著招待各路賓朋,根本忙不過來。
而武震國當時看到張震藩來了,心裡自然很是高興,便主動找張震藩說話。但由於還有其他賓客要招待,他便也沒能和張震藩細聊。
而看到武震國沒有時間細聊,張震藩當時便也疏忽了,也沒有及時和武震國說起這事。
更何況,由於在兒女婚事上產生了嫌隙,張震藩那時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和武震國說話。作為結拜大哥,他一時也拉不下臉,便沒有主動再找武震國說話。
哪知就是這一疏忽,竟然導致了這樣的後果。
張震藩心想,早知道是這樣,當時就應該積極主動找武震國談談此事,這樣或許就能避免這些後來的麻煩。
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故而張震藩心裡也有些歉意,覺得有些對不住武震國。
張震藩和武震國在他們兒女的婚事上,都彼此懷有歉意,故而他們雖然沒有多說什麼話,卻也彼此理解,一切盡在不言中。
而當武震國聽到張震藩說,並不強迫武擇曌嫁給張嘯天時,他心裡雖然滿是慚愧,卻也“幡然醒悟”。心想他自己似乎也對女兒太過苛責了,不應該那麼強迫女兒。
有了這個想法後,武震國便去找武擇曌,並向武擇曌轉述了張震藩的話,同時也表達了他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是武擇曌還不願意嫁給張嘯天的話,那他們也不再勉強了。
但為了保險起見,武震國還是又一次詢問了武擇曌的想法。
武擇曌雖然被龍傲天打傷了,但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大礙。吃了醫官開的藥,又躺了幾天,武擇曌此刻已然痊癒了,直與往日一般無二。
而此刻聽父親說不再強迫她嫁給張嘯天,武擇曌一時竟然沉默了起來。
自從這次見到張嘯天后,再加上這次“比武招親”,武擇曌已經改變了自己對張嘯天的看法。她不僅對張嘯天英俊的外表感到滿意,也深深折服於張嘯天的武功。更為重要的是,她也很欽佩張嘯天的為人,覺得張嘯天是一個值得信賴、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此刻的武擇曌,非但沒有了之前那種對張嘯天的反感,反而是時刻想念著張嘯天。尤其是躺在床上養傷的這幾天,武擇曌常常想起張嘯天,但只要一想起張嘯天,她就會變得臉紅心跳——武擇曌知道自己已經喜歡上、甚至是愛上了張嘯天。
而服侍的丫鬟們,常常看到武擇曌無緣無故地就臉紅髮熱,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情況。她們都以為武擇曌是因為受傷而發燒了,於是便都更加細心地照料武擇曌,卻哪裡知道她們的女主人是在思春。
也是直到這時,武擇曌才開始為她之前的無知感到懊悔,也為她對張嘯天的偏見感到羞愧。要是她之前不那麼反感指腹為婚,進而不那麼反感張嘯天,那她們應該早就成婚了,或許這會兒連孩子都有了,甚至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儘管侯府家的少爺輕易也不去打醬油。
一想到這些,武擇曌的臉便又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