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派去的人非常及時。原本胡軫和趙岑都已經打算開關投降諸侯聯軍了,現在知道我願意收留他們,知道自己表現的時候到了,立刻打出“丁”字大旗,表示自己已經是幷州牧丁野的人了。至於諸侯派來的人,則直接告訴他們實情,讓他們打道回府。
儘管張好古和曹操對這件事心知肚明,但其他諸侯卻感到很突然。他們早已知道董卓跑了,也都想著趁機進洛陽撈好處,但現在卻被人捷足先登了,如何能夠不鬱悶。各家諸侯在袁紹帶頭之下,催促張好古開會討論。
“各位,我們在虎牢關和汜水關打生打死,丁野小兒,竟然在背後撿好處。這口氣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不出。丞相,只要你一句話,我們一定把洛陽奪回來,然後迎回聖上。”袁紹發言。
“是啊是啊,憑啥他丁野就該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就應該給他當長工。”袁術附和。
“各位,丁野的確是一個小兒。但各位應該知道,這個小兒手下有個人叫呂布。董卓在面對呂布的時候不敢叫華雄出戰,華雄在汜水關虎牢關兩處是如何表現大家也看到了。”孫堅的聲音冷冷道,“目前孫堅一心一意,只想早點選敗國賊董卓,迎回聖上。各位要跟丁野打生打死,那是各位的事情,我已經摺了祖茂,不想再折其他大將。各位且慢聊,我這就去跟丁野聯絡,準備借道攻擊董卓。”
“借道!哈哈,借道!”袁紹大笑,“沒錯,借道借道,各位認為呢,是不是應該借道?”
孫堅站起來正要走,聽到袁紹的笑聲,不由在心裡罵了一聲白痴,再次冷冷道,“有的人想要玩火,儘管玩去,反正我是不玩的。各位,告辭了。”
看著孫堅離去的背影,袁紹攔住了其他打算發言的諸侯,拱手道:“孫文臺一心為國,可欽可佩。各位,我們應該以孫文臺為榜樣,立即找丁野借道。對了,丞相,你意下如何?”
張好古心中暗笑,如今的局面,早已在他的計算之中。有張飛賈詡在,更兼丁野親自主持,還怕他十六路諸侯不成。十六路諸侯的總兵力,恐怕也趕不上目前司州的兵力。誰敢輕舉妄動,到時候不知道死字是如何寫的。不過這時候卻是他撈名聲的時候,有些話不得不說。
“我同意孫文臺的話,眼下聖上蒙塵,我等不能在這裡坐等,當然要立刻跟丁野聯絡,借道星夜倍行,爭取能夠早日殺死董卓,迎回聖上。”在這裡張好古打了一個馬虎眼。其實從常情來說,誰最著急要消滅董卓,當然是丁野。丁原的大仇沒有報,丁野就坐不住。同時,丁野坐擁幷州司州兩州之兵,攻擊董卓更應該打前鋒。但偏偏張好古這兩方面都不提,只說借道。這也是因為孫堅情急,首先提出借道,所以被張好古借用了。而這樣一來,經過張好古義正詞嚴一番話之後,丁野的責任就推得乾乾淨淨,彷彿董卓從來跟他沒仇,被劫的也不是自己的皇帝似的。從現在開始,丁野已經儼然是司州的地頭蛇了,任何人要打丁野的主意,打贏了還好說,如果打輸了,張好古絕對有理由落井下石。
不過袁紹根本就不知道內幕。現在張好古的話,怎麼聽都好像是順著他說的。所以袁紹立刻附和:“丞相英明,我們立刻跟丁野聯絡,借道追董卓。”
這時候我剛剛在洛陽招降了華雄和他的一個軍,心情正好。首先聽到傳報,孫堅的信使到。我望向賈詡,賈詡笑道:“為國效命的忠臣到了。”
孫堅的信使進來,一說明來意,我就立刻表示同意。派人跟信使一起到關上傳令,放孫堅軍過去追擊董卓。
這邊信使剛走,又報諸侯的信使來了。我望向張飛。張飛笑道:“黃鼠狼來了。”
我立刻傳令信使入見。信使表達了以丞相張好古為首的諸侯希望借道追擊董卓的願望。我也立刻表示同意,再派人隨信使到關上,告知放諸侯大軍過去。然後我望向賈詡。賈詡又笑道:“丞相是在告訴所有人,司州是丁牧的,誰也別想從丁牧手裡拿走司州。”
賈詡的話音剛落,又聽到傳報,丞相的信使到了。將信使迎進之後,信使只說了一句話:“丞相有令,一切由丁牧定奪。丁牧可多聽聽兩位軍師意見。”我點點頭,道聲“知道”。
信使走後,我笑著對賈詡張飛道:“丞相是要兩位軍師想辦法動手,又怕掃我面子。所以兩位軍師可以全權發揮了。賈軍師負責跟諸侯打交道,張軍師帶一個鷹衛軍師,前去接應孫堅,只可救人,不可冒進。”
張飛大笑:“丁牧還是不放心俺老張。俺粗都是做給人看的。放心吧,俺懂得。”
接下來,已經不是我的表演時間了,我準備就呆在賈詡身邊看西洋鏡。我跟賈詡已經說好,我只是來看的,不是來出主意的,所有主意都由他拿。賈詡對於我的決定也很滿意。
走在洛陽城外,只是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感覺城外很遼闊。而在遼闊的遠方,就是諸侯大軍即將過來的地方。賈詡把一切都已經安排好,現在我只是跟著他在這裡溜圈。這次主要是動嘴皮,不需要打仗,所以這幾個人完全夠了。
很快孫堅的百萬大軍從遠方滾滾而來。經過我們身邊的時候,賈詡開始自報家門。孫堅沒有讓軍隊停下,只是自己稍稍放慢速度,騎在馬上寒暄了幾句。而賈詡卻告訴了他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一旦打不贏,就退回來,我們有人接應。雖然孫堅依舊沒有停下來,但他似乎稍稍讓自己的馬頓了一下,不過立刻就打馬如飛,追趕他的大軍去了。
約摸過了十分鐘,諸侯的大軍也過來了。跑在最前面的正是袁紹。當然,當他經過我們身邊的時候,賈詡也報了自己的名號。跟孫堅不一樣,賈詡一報大名,袁紹就停了下來。
“賈將軍不辭勞苦,莫非來迎接我大軍進城麼?”袁紹欣然問道。
賈詡笑道:“孫文臺將軍已經開始追擊董卓,袁將軍莫非不是跟孫將軍一路?”
袁紹大笑:“聽聞董賊離開洛陽,幷州牧兩百萬大軍不足以維持洛陽秩序。我等今日特地帶來三千萬大軍,協助維持洛陽治安。想來丁牧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董卓纖芥之疾也,有孫文臺在,必定馬到成功。我等將在洛陽等待孫文臺凱旋。”
卻聽賈詡大笑:“袁將軍訊息遲緩也。今日洛陽城中,丁牧已經駐紮大軍千萬。洛陽雖大,也只足養千萬大軍。丁牧治軍嚴整,對百姓秋毫無犯,如若外地兵馬,就難以管束了。是以丁牧已經在洛陽城外再佈置大軍五千萬,以維持城外治安。丁牧有令,洛陽乃是帝都,擅自帶兵闖入者格殺勿論。袁將軍還請在城外紮營,免得末將難做。”
袁紹仰天大笑:“我袁氏一門,四世三公,素來忠心為國,維護洛陽治安乃是分內之事。我要進洛陽,何人敢攔?幷州地嵴民薄,有五百萬大軍已屬不易,何來大軍六千萬之說。爾等騙的了別人,卻騙不得我。也罷,我就在這裡等著丁牧拿出六千萬大軍,我袁紹就在城外駐紮。”
賈詡呵呵笑道:“好說好說。不過有一條,丁牧規定,洛陽城外駐紮之軍,必須自備軍需。若有擾民者,亦殺無赦。否則今天這個也來駐軍,明天那個也來駐軍,洛陽何以有帝都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