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會費多了一些,而且要去也比較嚴格,但這種能夠表明全國商貿物價的資訊場所,在幾天之內,就成了生意人們的剛需產品。
而且每天來來往往,進入其中探聽訊息,尋找商機的人越來越多,按說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朝廷上突然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有很多大臣們竟然都在講,什麼“四民論”,其實這個不是在當朝出現的,很早以前就有了這種說法,因為古代的生產生活需要。
也是帝王們為了更好的統治國家,所以給出了所謂的“士農工商”四民排序論,其中把商業壓在最底層,認為他們是四民中最低等的。
同時還給商人們劃上了條條框框,當然對於這種約束,只有在國家的層面上,才會影響到商人,比如他們的孩子想要考學的話,需要什麼什麼等等。
但,朱大皇帝卻很清楚,實際上想要發展一個國家的經濟,商人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元素,沒有他們的話,國家經濟何談振興呢?
朝廷上大臣的意思,就是皇帝這樣做,簡直是把商人抬高到了四民的第二位,之所以不說商人成為首位,其實是他們不甘心放下自己的身段,畢竟士,在某種意義上講,指的就是仕途。
而這也是很多商人們再有錢之後,一定要買一個官或者功名的緣故,而朝廷呢,古來就有“賜”這個詞,發展過來就是朝廷默許了這種交易。
只要商人們願意出錢,朝廷是樂的給你一個功名,或者是閒職的,當然要是有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你由商入官,也不是不可以。
聽完王承恩說法,朱大皇帝冷笑連連,說出這番話的大臣們,看似是為了維護百姓階層,實際上還不就是擔心四海茶樓一旦興盛起來,到時候堵塞他們的財路?
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他們很大一筆收入,就是壓榨那些商人,很多物資都會在當地官府給出定價,一旦四海茶樓讓訊息流通起來,商人們假設狠下心裡和官府抗爭的話,到時候挺不住的一定是那群當官徳
外官沒有錢,京官自然少了收益,這一切都是相互串聯的。
一群狗日的王八蛋,為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開始聯起手找麻煩了,行啊,正愁著沒有機會收拾你們呢,不如趁這個機會咱們來一個一勺燴,反正朝廷的經費、兵力都部署出去了,也不怕他們利用手中的資源搗亂!
對,就這麼幹!
想到這裡,朱由檢臉上不覺閃過一絲兇殘,這可把王承恩唬了一跳,不知道自己這位主子是怎麼了。
“主子爺,您不是氣著了吧?”
“當然不。”朱由檢搖搖頭,面色和緩了很多,“王大伴,你應該能猜到那些大臣們說這亂七八糟的話,所謂如何吧?”
王承恩頷首,“老奴都明白,內行廠方面也有一些情報。”
“這就行了,朕不必向你解釋,但眼下我要給你打個招呼,他們這回自己找不痛快,朕不可能坐視不理,所以……一場風暴要開始了,而且如果順利,將會席捲全國。”
“老奴明白。”
無論朱大皇帝說什麼,對王晨個而言,他的回答只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