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順口溜說的好,三廠一衛辦大案,不殺你到絕戶不回還。
在大明朝時期,死於廠衛的大臣、百姓等等,數量幾乎可以同一些小型戰場相比。
而這個數字,還僅僅是直接死於廠衛之手,不算那些間接丟掉性命的。
因為東西兩廠,再加上內行廠,他們一般情況下問案,對於罪犯人數,永遠都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和金箍棒差不多,挨著就死,擦著就傷。
別管和你有沒有關係,反正有條件,要牽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必須給你按個連坐。
所以無論什麼人,都有可能被抓入獄、流放充軍,就是有些個失去了家裡頂樑柱,餓死凍死,家破人亡的也不在少數。
見王承恩一直沒有說話,朱大皇帝向他投去詢問的目光,“王大伴,朕一直沒有問你,你看這件是應該怎麼辦?”
“老奴不知道。”
王承恩這話也就是他說,換成別人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老奴只是明白一個道理,主子爺是天,而人不可抗拒天威。”
“說得好。”
朱由檢嘴角一挑,眼下仨人態度已經十分明確,其實他心裡也是有這個打算,不過現在還不是妄動刀兵的時候。
就算是殺人,也要給他們充足的準備時間嗎。
朝廷上,溫體仁和周延儒兩個老鬼還沒開腔,什麼時候自己把他們兩個制住了,蘇州地界上也出現了實質亂子之後,再行動手,可保無漏。
捉姦捉雙,抓賊拿贓。
這一天的功夫,朱大皇帝想的很明白,眼下憑藉朝廷力量,想要壓下這個**煩,沒有那麼簡單,如李巖所說,最低要求也是要把糧食價格、鹽巴價格和流通量保持下來,國庫根本不允許。
所以如此一來,既然明知道無法控制,又何必費力不討好呢?
那群心懷不軌之徒,既然想要鬧出點動靜來,那就給他們打造一點環境,放開手腳,來一曲欲擒故縱的好戲。
溫體仁和周延儒,他們是魚在鍋裡,啥時候想燜都成,蘇州方面,東廠的番子已經有五百多人進入,雖說數量不大,可是以策萬全還是能做到的。
更何況在這之後,朱大皇帝還有妙招,借用調防的理由,把南通、泰州、淮安和鹽城的駐軍,向蘇州方向移動,造成一種讓人挑不出毛病的壓力態勢。
之後要做的就簡單了,那邊事情鬧得越大,到了一定時候,他就可以一聲令下,借用四地駐軍將蘇州包圍起來,之後再由東廠番子們把其中鬧事的主要人員抓捕,遞送京師發落。
管保讓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只不過這樣做,動靜太大,屬於下策。
主要是花銷太大,眼看著錢包一圈圈贅肉往下掉,朱大皇帝可是會心疼的!
正所謂一顆紅心兩手準備,朱大皇帝還有第二條錦囊妙計。
可是這手準備的關鍵,要落在溫體仁和周延儒兩個傢伙身上,如果他們能夠在適當時候,表示退讓,那麼朱大皇帝就可以順水推舟,也退讓一步,從直隸、京畿地帶,選取一處作為試點。
加大推行力度,之後把優勢做出來,讓其他百姓們主動申請皇家商牌和商稅。
看似,這和李巖所說沒什麼區別,但是實際上,朱由檢在選出的試點地區,如果當地不配合的話,那就可以請掛牌流氓錦衣衛出場了。
生拉硬套,把這件事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