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州山越府,永州的八萬武衛軍已經到了五萬人,但也只是人馬過來了而已,裝備,糧食其實還很缺,但即便是如此,上官雲熙在這裡部署的八萬人也被打垮了,陣斬萬餘,俘虜兩萬,其餘的基本上跑掉了。
這兩萬人很快被李瑤打為苦力,讓他們去擴寬永州到陵州北部的道路,永州到陵州是有官道的,但這個官道小得可憐,跟青州鄉間小道一樣,讓永州的錢糧消耗非常的大。
“聖上,山越府的錢糧算了一下,只夠我們武衛軍半個月的開支,而且還是不大規模投入經營的情況”
翠兒對李瑤說道,李瑤要攻城略地,就需要一個重臣在後方支援,孫連山是宰相,不可輕動,所以李瑤就把翠兒調過來了,翠兒也很樂意,因為只要跟著李瑤立下軍功,那麼她以後就有進入內閣的資本了。
翠兒如今是大漢國僅次於李瑤的女官員了,她也很想再創造幾個記錄,當一個女宰相,這是這片土地上從未有過的事情,這種打破記錄的感覺很美妙。
“一個府的錢糧就這麼一點,山越府夠窮的啊”
“陵州本就是原大秦最窮的州府之一,遍地是山,山越府還算好的,西南那幾個府,更窮”
翠兒回答道,山越府的糧食一年一收,官倉裡還有餘糧就不錯了,陵州西南那幾個府,到了這個時候早就沒糧食了。
“翠兒,你說,接下來我們往北還是往南好”
“聖上,我一介文官,談論軍事不好吧”
“有什麼不好的,我大漢官員有幾個不是文武雙全,何況你是我的後勤總營官”
“北上和南下有何區別呢”
“北上的話,可以今年之內滅亡大秦,但付出的代價會很大,上官雲熙會拼命來攻,大秦京城那邊也會拼死抵抗,雲國也差不多,總之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可一旦撐過去,我們就賺翻了。
南下的話,阻力會小很多,傷亡也會小很多,我們可以取東州和江州,擴充地盤,只要不在這兩地浪戰,只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繼續蠶食大秦”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南下”
“理由呢”
“步步為營,姑爺說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我們大漢的優勢這麼大,慢慢的磨死對手就足夠,取了江州和東州,大秦還有富裕的州府嗎?
我們到時候完全可以困死大秦,然後轉頭再對付雲國,只要幾場勝仗,雲國也不會是對手了,時間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如果我們北上的話,風險太大了,我們畢竟是雙線作戰,如果今年攻不下大秦呢,或者是青州沒能擋住雲國呢,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翠兒回答道,她是傾向於保守的,保守並不是錯誤,大漢的優勢已經很明顯了,如果再取了富裕的東州和江州,那麼誰還能擋得住大漢,經營一兩年,大漢再爆三十萬兵馬都不成問題。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我們大漢很多人都很急了,他們需要功勞,需要晉升,需要青史留名”
李瑤回答道,這幾日她收到了太多的請戰書了,全真希望李瑤授權,他可以在半月之內打穿赤霞關,殺向京州,王伯藜希望李瑤南下,和他合力攻破上官雲熙,然後一同北上攻打京城,江州和東州派偏師去取就行了。
而安全部的人更是無比希望李瑤可以北上,那麼他們就可以不再潛伏,發動計劃了,青龍山那邊已經蠢蠢欲動了,到時候他們會第一個衝到大秦京城的城牆下。
“他們想要功勞很正常,我們大漢的官員收入是和職位掛鉤的,不允許貪腐,一個個都身居高位了,有很多人要養活,還要光宗耀祖,自然是希望能夠立功了”
“這就忘記了初心了啊”
李瑤回答道,大漢國的路其實已經走偏了,對於李青山留下的那些資料來說,已經走偏了,李青山希望留下的是一個共同富裕,以人民幸福為宗旨的國度,官員應該是有崇高理想,有樂於奉獻精神的人。
但很可惜,這種事情達不到,做不到,因為這種觀念無法深入人心,李瑤只能以利相誘,不這麼做,根本沒多少人會追隨她,追隨大漢國。
“聖上,初心這種事情,不是以後再做嗎,先打垮雲秦兩國,到時候以聖上的威望,聖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人能擋”
“是啊,你說得對,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揮師南下,我們一步一步來,穩紮穩打,我們穩得住,天下就是我們的”
李瑤點點頭,建立那樣一個崇高的國度是李青山的遺志,也是她的目標,所以她不決定冒險了,北上的風險太高,南下的風險非常的低。
·······
“李瑤準備南下攻打我們了”
上官雲熙看著地圖說道,這幾日武衛軍開始和他交戰了,上官雲熙抵擋不住,有了敗勢,他手上才五六萬精銳而已,和李瑤人數差不多,他哪裡會是對手,能夠穩住局勢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