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京城,隨著年底到來,各部開始做年終總結,也就是盤賬,商號需要盤賬,而朝廷也是如此,一年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得有一個概念,要不然都不知道錢花在哪裡。
“啟稟聖上,今年朝廷的收支情況大致已經統計出來了,今年一年共收得稅銀兩萬萬又四千餘萬兩,其中田稅·····”
方平作為百官之首的宰相,在跟上官雲康彙報,他基本上不需要看奏摺,對各類數字隨口說來。
大秦在極致壓榨之下,雖然丟掉了大半的地盤,但稅收並不比之前更少,當然,這個代價是由無數百姓承擔起來的,他們的生活水平比之前慘得多,可以說,要不是大秦軍隊的戰鬥力比之前強得多了,鎮得住地方,更多的地方早已造反了。
不過今年的稅收之中有一個特別的亮眼,那就是市泊司的海貿稅收,大秦在沿海各個州府都設定了市泊司,今年收到了八百多萬兩銀子的稅收,這還不到一年呢,而且海貿的盛行也帶動了各個行業的發展,比如糧食,布匹,香料等等,這些行業增長的稅收還沒算到海貿上呢,真要是算起來,起碼幾千萬兩。
如此強勁的稅收數字,讓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上官雲康和瑞王等人對方平以及林海都報以善意的眼神,如果不是他們兩個人,船業可沒有這麼容易盤活,也無法多收這麼多的稅收。
當然,大秦稅收雖然多,但開支也非常的大,首先就是軍費,各地守軍的俸祿再加上上官雲熙征戰的開支,就達到了一億多兩,以及數百萬石的糧食,稅收的一半都填進去了,剩下的則是一些基本的開支,比如官員的俸祿等等。
林海還注意到,大秦對於基礎設施的投入比去年有所增長,大概多了兩三百萬兩銀子,都是用在修路和開荒以及修建水利工程上的,這是方平改革的重點。
只可惜,這個數字在去年基本上是零的,今年增長了,在所有稅收之中也是非常的低,常年的戰爭,正在大量的消耗大秦的國力。
道路和水利工程這些基礎設施是會老化的,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去維護,如果還要做更多的基礎設施,那麼所需的資金更加龐大,顯然是戰爭拖住了方平改革的腳步。
方平一口氣不停歇說了足足一個時辰,總算是把所有數字都說完了,上官雲康點點頭,表示了贊善,對方平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上官雲康對方平是極為信任的,給予的權勢非常的大,超過了大秦有史以來所有的宰相,官員任免,只要方平開口,基本上沒有駁回的,如此信任,自然是得有回報。
上官雲康肯定之後,解散了朝會,但林海這些核心人員留下來了,轉到了皇帝辦公的偏殿之中,佈置好座凳,一眾人員坐下。
“朕不讓諸位大臣離開,其實就是對剛剛朝會的一種延續,方相剛剛只報了喜,沒有報憂,方相,請繼續吧”
“是,聖上,諸位大人,剛剛本相所說的資料都是真實的,我大秦今年的收支也就剛剛平衡而已,但這遠遠不夠。
要知道今年大漢並沒有出手,江州戰事跟以往比起來,也就是小打小鬧,明年要是有大戰,我們必須要再多準備三千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另外,今年我們大秦的疆域內是沒有發生大型自然災害的,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可本相派人查過各地的水利工程,基本上已經老化,需要投入資金去修繕,如果這時候不投入資金,到時候一旦災害來了,我們會毫無抵抗之力。
另外就是農事的上的投入,比如推廣從大漢那麼獲得的新糧種,新農具,這些都是要銀子的····”
“方相,你就說,明年要多準備多少銀子吧”
“五千萬兩銀銀子,最少”
方平嘆口氣說道,他這還是保守估算的,如果要是全盤展開他的計劃,三五億都不夠,但沒辦法,他現在變不出來這麼多銀子。
“五千萬兩,這麼多”
“這也太多了,要不然再加稅?”
“萬萬不可,如今民眾已經負擔極重,千萬不能再加稅了,一旦加稅,恐怕又會有民變發生”
“不加稅,去哪裡搞銀子,方相,我可告訴你,皇族也沒錢了,我們已經捐獻多少次銀子了,說是毀家紓難不過為吧”
“不會跟你們要銀子的,大族那邊也搞不到了,我們是一個王朝,得有王朝的氣度,靠劫掠能劫多久”
方平回答道,他根本沒想過再搶劫大族的,人家也是有脾氣的,要是再壓榨下去,那可是逼著人家造反了。
“方相,說說你的計劃吧”
“是,聖上,我的計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搞錢,第一點就是派出大量的探礦師,前往各地探尋礦產,不管是銅,鐵,金,錫,還是煤,只要找到了礦,那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可以派人直接挖礦。
第二點則是對於農事上的投入,銀子還好說,關鍵是糧食,糧食是不能憑空出現的,得在土地上一點點的種,所以我們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道路,水利工程,糧種,農具,開給錢的給錢,還有開荒,我們的投入都不會浪費了,只要不遇到大型災害,我們投多少銀子下去,都能翻倍的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