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城之中,李寶榮的訊息陸續傳來,李瑤得知之後很是滿意,要讓李寶榮一下子就達到讓雲秦兩國分裂的程度是不可能的,給他們的合作之中埋下一個釘子才是正常的。
如今主動權在大漢身上,大漢進可攻,退可守,優勢大增。
“李寶榮做得很好,一篇雄文,就可以讓雲秦兩國相互猜疑了,這篇雄文快速發往京城吧”
“是,聖上,這篇雄文應該是出自李寶榮之手吧,文采真不錯,這一下大秦也要擔心雲國是不是故意在借我們之手消耗他們了。”
“我哥留下的三百個孤兒很不錯,我收養的那些孤兒你也要盡點心,培養成材”
李瑤回答道,李青山留下的三百英傑的確是很不錯,在各個領域都成了骨幹人員,甚至是領軍人員,所以她也同樣收留了不少孤兒。
如今大漢的孤兒院就有三十餘座,收養了數以萬計的孤兒,其中一部分是武衛軍戰死士卒的孩子,大部分則是那些難民之中遺留的孤兒,李瑤拿出自己的內庫銀錢也收留了五百人,時不時也會親自教導一二,但更多的是交給孫連山去做,畢竟她實在是太忙了。
“聖上,臣也是分身乏術啊,事情太多了”
“別抱怨,我也想擴大內閣,可是別人不願意,你願意放權,別人可不願意”
李瑤搖搖頭,現在內閣成員只有五個人,她想擴大到十幾個人,被否決了,原因很簡單,人數擴大意味著放權分權,那些內閣是不願意的,所以寧願自己累得半死,也不願意這麼做,李瑤也不管他們了,等到他們累到受不了了,自然是會同意的。
“都說權力是男人最猛烈的藥物,我可沒覺得,差點把我給累死”
“好了,別抱怨了,宮中還有一些補藥,回頭給你一些吧,平州的軍隊如何了”
“已經集結,先頭部隊應該是進入陵州了,江州撤過來的兵馬人員也進入平州了,但他們似乎不太願意去永州,估計是怕冷,一聽說冬天的雪可以淹沒膝蓋,他們就怕得要死”
“平州要是安排得下,那就安排吧,安排不下,那就強制執行,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接下來我們的重心要放在戰事上,陵州,必須要成為上官雲熙的墳墓,在此拉鋸,把大秦精銳消耗在這”
“是,聖上”
孫連山點點頭,如今大漢已經決定,是否在十月攻打江州和東州已經拖下來了,得視情況而定,但上官雲熙以及他手上的十萬大軍必須要拖在陵州,而且還要在陵州消耗他們,拖到他們精疲力竭,以至於徹底消滅。
······
陵州西南部山區之中,上官雲熙站在一個山頭上,拿著千里鏡看著遠方,入眼之處,全都是茫茫山林。
“原來世間真的有這麼多的山林樹木啊”
上官雲熙嘆口氣,他自小長於京城,除了京郊幾個小山坡之外,沒有再見過多少大山裡,而在這裡,全都山,這些山並不雄偉,甚至很多都算是小土坡,可當這些小土坡連綿數百里都是的時候,就變得很壯觀了。
但對於軍事上來說,這就是一場噩夢,在這種地形上,騎兵是無法衝起來的,道路也是無法修的,因為成本太多了,糧草難以運輸,根本不適合大軍作戰,只能分成小隊人馬進行作戰,而小隊人馬就非常依靠士兵素質了。
“大都督,前線傳回了訊息,敵軍旗幟又變了,他們又換人了,又是新的部隊出現了”
“又是武衛軍?”
“是,還是武衛軍的旗號,但各個營隊的旗號變了,而且還是新兵居多”
“看來李瑤是把我當成磨刀石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會被磨死的”
上官雲熙皺起眉頭來,武衛軍連番大戰,損失也極大,補充的新兵很多,所以現在把他們當初磨刀石磨礪,可問題是,他們是精兵,如果用精兵對新兵,那麼就太吃虧了。
“大都督,我們怎麼辦,要撤兵嗎?”
“不能撤,我們一撤,大漢就在陵州徹底站穩腳跟了,他們用新兵,我們也用新兵,去,給我寫奏摺,彙報朝廷,把地方守軍和京城新兵拉來,我們也輪戰,另外在陵州大肆修建堡壘,同時請方相派遣官吏到陵州整頓,重振保甲法,聯村設寨”
上官雲熙冷笑一聲,不就是輪戰嗎,誰怕誰啊,大秦又不是沒有新兵,他們的新兵更多,更需要實戰磨礪,而且可以藉著戰爭整頓陵州,考察陵州官員的水平,能力不行的就立馬撤下,換上能幹的官員。
大秦原本也是有保甲法的,以多少戶人家為一保,多少保為一甲,實施連坐法,是大秦控制鄉里的一個絕妙辦法,只是因為官僚系統的昏庸,保甲法其實名存實亡了,但現在可以重新撿起來了。
“我們走”
上官雲熙轉身離開,回到軍營的時候,已經有人通知了當地官員在等他了,上官雲熙再一次強調了封鎖敵人的策略,陵州必須要堅壁清野,形成封鎖線,對這些山區進行經濟上的封鎖,加大他們物資的消耗,同時嚴防小股敵軍的滲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