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北州禁軍的先鋒已經到達京郊,而主力也已經到達了京城附近,不過主力會轉道去津州。
北州禁軍的先鋒來到京城主要是為了請得聖旨,然後誓師出征,取一個名正言順的意思,還有一點就是獲取一些武者的支援。
京城武道學院是大秦最大的一個武道學院,而且底蘊極為雄厚,學院裡的武夫子和學生之前被抽調了數次,可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又培養出了大量的武者出來,可以充實軍中。
六月初的時間,大漢安全部在津州實施了多場計劃,燒燬了一些糧草,刺殺了一些官員,但總體上影響不到戰略。
在國與國的戰爭之中,除非是主帥或者皇帝被刺殺了,要不然個別將領或者官員的死活是無法影響到大局的,而重要人物的安全一直都是重中之重,所以刺殺基本上沒有什麼效果。
而三國之中,大漢是最不屑刺殺的,倒是監天衛這幾年刺殺了大漢很多官員,只是級別都不高,最高的也就是知府,雲國的燕子樓則是極為神秘,到現在都沒有多少訊息。
北州禁軍四個參將來京城覲見皇帝上官雲康,同時也在等著朝廷任命這一戰的主帥,可朝廷依舊是沒有決策出誰來擔任主帥,在朝中被大臣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傳出謠言,大秦已經沒有人才了,連主帥都無法任命,逼得上官雲康和方平等人要連夜商議,林海也被邀請到這一場會議裡。
“海親王,不知道你有沒有人選”
“這個,方相,我雖然在軍中打過仗,但對軍中不熟悉,問我可是問錯人了”
“瑞王,康王,你們呢,如果沒有人選,那就只有我來推薦了”
“方相,但說無妨”
“我推選熙親王,上官雲熙”
“上官雲熙”
“熙親王”
方平的人選一說出來,頓時讓所有人都震驚了,一個個眼睛都盯著方平,不說話。
“方相,請解釋一下,為何是熙親王”
上官雲康冷聲問道,他也十分意外,方平推選誰不好,要推選上官雲熙呢,上官雲熙是誰,是先皇諸多子嗣之中最有才幹的一批,當年因為年齡小,風頭被八皇子和十六皇子壓制住了,可他們兩人在戰場上失敗之後,上官雲康和上官雲熙的才能逐漸顯露出來。
當初康王就是把上官雲熙當作是皇位的備選人,如果上官雲康被八皇子殺死,就要扶持上官雲熙上位,所以這就涉及到了皇位的敏感性了。
“聖上,原因很簡單,熙親王的確是很有才幹,這一點可以詢問朝中老將以及武道學院的武夫子”
“什麼意思”
“聖上,從去年開始,熙親王就在武道學院之中就學,就讀於武道學院的雜科,專攻指揮作戰,成績表現都是極為優異,所以前不久,熙親王找到了我,和我聊起了禁軍主帥的事情來,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隨後我找了幾個朝中老將來考驗熙親王,都一致認為,熙親王的才幹出眾,足夠勝任禁軍主帥這一職位”
方平回答道,事實上,其中隱秘不是這麼簡單的,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基本上認定是上官雲康登位了,上官雲熙的才幹也不輸給上官雲康,只是年齡原因,所以才吃了這個虧。
隨後上官雲熙的確是去武道學院學習指揮作戰了,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不想被養豬。
是的,如果他不努力,他就要被養豬了,上官氏對於皇位是有非常大決定權的,尤其是新皇剛立,如果新皇表現不好,很容易被上官氏否決掉,大秦歷史上這種事情發生了好幾次。
而被否決的皇帝,如果他的子嗣已經成年,達到了登上的皇位的要求,那麼就會從他的子嗣之中挑選有才幹的人上位,如果沒有,那麼會從他的兄弟之中選擇一個。
如今上官雲康最大的兒子才十三歲,距離登上皇位要求還有很長時間,所以這十幾年內,上官雲康都會對自己的兄弟很警惕,最好的辦法不是殺掉他們,這是上官氏不允許發生的事情,而是讓他們變得平庸,也就是養豬策略了。
所以上官雲熙非常的想抓住這一次的機會,他不想被上官雲康養廢,他要做一個人才,如此他這一脈才能永久的傳承下去,而不是讓爵位一層層遞減,幾代人之後就變成了上官氏的窮人。
於是上官雲熙在聽到朝廷在主帥一事上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就主動請纓到了方平面前,陳言利害,想要擔任主帥,方平自己對於軍事也有一定的瞭解,考察之後又讓朝中老將考察他,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所以他才會推選上官雲熙。
“方相,你可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上官雲康臉色暗了下來,他這個皇帝剛剛上任不到半年,還沒有立下功勳,站穩腳跟,如果讓上官雲熙打了勝仗,豈不是要挑戰他的權威?
“聖上,臣明白,可是聖上應該知道,這一戰,關係到大秦的國運,應該擇優選材,至於熙親王的事情,以後大不了送他去海外好了”
方平很直接的回答道,上官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海外這一條退路,不必兩虎相爭,要不然真的解決了戰爭,大秦也要迎來一場新的內戰。
“方相,你確定雲熙可以勝任主帥?”
“可以,雲熙的才能足夠了,而且他的身份足夠”
方平回答道,上官雲熙是非常適合的一個人,先不說才能,他的身份就足夠了,皇帝的親兄弟,親王地位,先皇的子嗣,這個身份資歷足夠鎮住那些驕兵悍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