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伏龍軍和武衛軍幾乎是同一天宣佈了立國的訊息,伏龍軍取雲州的雲字為國號,定都雲州城,而武衛軍則是以漢為國號,定都青光城。
雲州城,雲州的冬天並不冷,只需要穿一些厚衣服就行,野外也不過是一層薄薄的冰雪而已,和燕州那種冰凍三尺相比,那簡直是再溫暖不過了。
所以雲州城的百姓並不需要貓冬,在冬日裡,他們依舊是有著出門幹活的習慣,只是今年,雲州城附近的百姓可就不高興了,因為他們被官府徵了徭役,要去幫官府建立皇宮。
“蕭大人,勸勸聖上吧,這個皇宮實在是太勞民傷財了,遲早要把國庫用光啊”
在一片工地旁,一個官員在苦苦哀勸著侯清然,當然,他現在把姓氏改回來了,叫蕭清然了。
可他現在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上個月,武衛軍傳來了李瑤要立國稱帝的事情,蕭清雲立馬決定跟著武衛軍的步伐走,同樣也要立國稱帝。
這件事情侯清然是不會反對的,因為立國之後,就有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讓官吏軍民有一種歸屬感,很能提升士氣。
可沒想到沒幾天,蕭清雲就以聖上自居了,一點都不謙虛,這還不算,蕭清雲也不知道是聽了誰的鬼話,覺得一國之主,就得有一國之主的派頭,皇宮總得有吧,可雲州城沒有皇宮啊,那就建唄。
然後蕭清雲就提出了建造皇宮的計劃,而且很快就拿出了意見來,他要建造一個非常奢華的皇宮,佔地八千畝,佔了雲州城的五分之一大小,規劃裡還有三十多間宮殿,八百多個房間,亭臺樓閣,湖泊花園應有盡有,而且對用料也極為講究,同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奢華。
可這件事情遭到了伏龍軍上下的反對,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勞民傷財事情,要是按照這份規劃來建造皇宮,得花銀子幾億兩,動用人工二十萬,最少還要十年時間才能建成。
蕭清雲也不是沒有上書過,可是被拒絕了,蕭清雲的理由很簡單,他有錢,伏龍軍有錢。
這兩年伏龍軍也是打了不少仗,可問題是伏龍軍的仗都是賺錢的,敵人都不強不說,而且打下來的戰利品極多,光是南州的鹽就足以支援軍需所出了。
而且蕭清雲是有私產的,每打下一城,他都會拿走大量的戰利品,並且留下一些產業,蕭清雲的內務總管給他算一下,蕭清雲現在有五六千萬兩銀子的家產,而且每年還能產生上千萬兩銀子的利潤。
那麼在蕭清雲來看,那就足夠了啊,一年一千萬,十年不就是一個億了嘛,他用自己的錢建造皇宮,有什麼錯嗎,很過分嗎,他可是沒有動用國庫一分錢。
所以蕭清雲對於那些奏摺很生氣,下令斥責了那些官員,同時提拔一些支援他的官員主持這件事情,蕭清雲可不是沒有班底的,他大權在握,文官武將之中依舊是有大量的官員支援他,如今看見支援他的官員都升官了,那支援他的人就越來越多了,這就是權力的滋味。
“蕭大人,你說句話啊”
“你讓本官說什麼,勸諫的話本官說了不少,可是聖上不聽有什麼辦法,現在他動用的都是自己的內庫,沒有用國庫的錢,沒法說”
“大人,聖上的錢哪裡來的,還不是百姓創造而來的,他的錢應該是用於軍事用於民政,而不是用於自己的享受。
如今我們伏龍軍並不富裕,海州之前是富庶,可是大軍來回拉鋸,早就打殘了,需要大量的錢財去救濟災民,發展生產,還有慶州,被聞香教糟蹋得不成樣子,聞香教餘孽還在鄉間肆虐····”
官員把伏龍軍內部的問題一一指出來,伏龍軍很有錢嗎,是挺有錢的,可是伏龍軍需要花錢的地方更多。
除了慶州和海州之外,南州雲州這些地方就不用花錢了嗎,武衛軍拼命的鑿山開路,修建水利,伏龍軍也需要啊,這些都是龐大的支出啊。
“我再勸勸吧,另外趕緊讓林坤回來”
侯清然回答道,官員的話他聽進去了,可他一個人無法勸諫蕭清雲,必須要拉上林坤,林坤在軍中和民政方面都有極高的威望,說不定他的話管用。
·······
京城,李瑤在和工匠商議建造皇宮的事情,武衛軍要立國,她要稱帝,自然是需要皇宮,這可是一國的牌面問題。
“按照太守府的規模,再擴大一倍就行,附近的居民,你們要好生的安撫,拆了人家的房子,就得給人家補償,而且皇宮的用料不用講究,普通的就行,我先說好了,我只有三百萬銀幣的預算,要是超出了,那可就是你們的問題了,朝廷是不會增加預算的”
“大帥,三百萬銀幣,會不會太少了一點,我可是聽說伏龍軍那邊徵發了十幾萬民夫了,他們還是不給錢的徭役呢,我們是要給錢的,三百萬太為難工匠了”
一旁的孫連山笑著說道,他心中其實是很滿意的,李瑤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飄,說明她是一個賢君啊,是他值得追隨的人。
“伏龍軍是伏龍軍,我們是我們,青州的皇宮是臨時的,用不了那麼好的,到時候打到京城,再住上官氏的皇宮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