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博主攝政王,兩個皇子各率二十萬禁軍南下的訊息林海很早就知道了,除了也罵一句兒戲之外,林海並無觸動。
武衛軍要造反,朝廷要平亂,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林海也沒有多緊張,兵來將擋就是了,林海的重心依舊是在發展建設之中,這才是重點。
畢竟等上官雲華到達青州,說不定都是四月份的事情了,只要戰事拖延兩個月,那就到六月了,夏收之後林海又能爆一次兵,到時候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寶華府的匠營來報,他們的鍊鋼技術得到了突破,林海從前線趕回來,視察匠營,匠營頭目給林海介紹情況。
“將軍,這就是將軍提過的炒鋼法,經過幾個大師的研製,如今已經順利研製出來了”
“哦,仔細說說”
“是,將軍,在大秦,冶煉鋼鐵,先將礦石燒成鐵水,鐵水冷卻之後凝結成鐵塊,再不斷的燒紅鍛打,得到好鋼,民間稱之為百鍊法,我們之前的水裡鍛造也是用這種辦法,雖說省力,但成品依舊是不多。
而如今按照將軍所說,我們研製出了炒鋼法,我們用生鐵放入煉爐之中,燒成鐵水,再以鼓風機吹入礦粉,上面派人不斷的攪動,如同炒菜一般,燒出來的就是上好的鋼,這種技術···”
頭目不斷的解釋道,炒鋼法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可以讓武衛軍的鋼產量極大的提升,這也是他的一大功勞。
林海點點頭,炒鋼法是他第一世中學歷史學過的內容,但只有一句簡介,具體如何林海也不知道,他只是提出一些概念,然後讓工匠去研究的。
工匠經過研究,改良了鼓風機,也學會以煤來鍊鋼,提高溫度,降低碳含量,如此得到了炒鋼法。
“現在技術推廣出去了沒有”
“正在推廣之中,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半個月就可以推廣到我們所有的鍊鐵爐之中,到時候我們一日所得鋼料就可以達到兩千斤”
“繼續努力,爭取把灌鋼法和高爐鍊鋼技術也突破”
林海點點頭,一天兩千斤,一年也就是幾百噸,他第一世隨便一個村級鋼鐵廠的產量都能比這個多幾百倍,沒什麼自豪的,不過在這個時代,的確是突破性技術了。
林海還知道更多的鍊鋼法,比如灌鋼法以及高爐鍊鋼,只可惜林海也只是知道一個名字,連概念都模糊的,尤其是高爐鍊鋼,據說還要用到焦炭和耐火磚,研究了好幾年也沒有突破,著實讓林海有些著急。
要是武衛軍一天能夠生產個幾十噸鋼鐵,那麼他就可以把武衛軍武裝到牙齒,到時候朝廷大軍算什麼,橫掃就是了。
“是,將軍,現在我們的困難還是原材料不足,我們的地盤上只有兩個小鐵礦,伏龍軍那邊也在積蓄武器,給我們的鐵料越來越少了”
“我們不會把技術洩露出去了吧”
“不可能,匠營這邊都是靠得住的人,不可能把技術洩露出去”
“那他們是嫌我們的價格高了?”
“應該是如此”
“寫信告訴蕭清雲,以後我們鋼料換鐵料,問他肯不肯,不肯那就算了,想辦法從別的地方買”
林海說道,武衛軍從雲州大肆進口生鐵和熟鐵,製作成鋼材,還要打造成武器,再出口武器,是高附加值的產品,貿易順差很大,雲州的財富被武衛軍大量收割,蕭清雲減少貿易是很正常的。
所以林海現在以鋼料換鐵料,減少武器製作這一層的附加值,應該是可以讓蕭清雲再答應貿易。
林海看完整個炒鋼法的過程,覺得還是很滿意的,而且一天兩千斤鋼材的數量也是很保守的,因為林海不止一個鍊鋼爐,匠營這邊只是研發中心而已,一旦技術成熟,立馬就要推廣到各地的鐵廠之中,再加上工人三班倒,數量翻一個幾倍不成問題。
如今林海手下已經有多個武器工坊了,工人達到了一萬多人,每日可產鋼刀兩百把,槍頭三千,箭頭上萬,以及一定數量的盾牌,弩,弓等等,十分之一的數量作為武衛軍的戰略儲備,為以後的暴兵準備。
剩下九成都是用來貿易的,每隔三日就要送一批到萬青門,而萬青門只是林海的一個客戶而已,林海的客戶多得是。伏龍軍和聞香教也是林海的大客戶。
另外就是民間的走私了 ,一些地主大戶以及江湖勢力所需的武器也極為龐大,而且這種零售的價格更高。
而鋼鐵的用量也遠不止於此,民間還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具,比如鐵鍋,鍋鏟,剪刀,錘子等,還有農具,比如鋤頭鐮刀爬犁什麼的,鐵料的稀缺讓林海不斷投入資金建設鐵廠。
如今限制鐵廠的還是原材料的問題,林海的地盤上只有兩個小鐵礦,產量實在是低,林海才需要進口生鐵熟鐵或者鐵礦石來加工。
看完了炒鋼法,林海又順便去了錢幣的製作工廠,之前武衛軍的重建工作缺法錢糧資金,林海就想過了金融手段,所以讓人去準備,如今有了李瑤的支援以及大量的走私貿易,重建資金差不多夠了,但林海也沒有停下錢幣的改革。
“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