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城外,一隊隊計程車卒正在廝殺之中,叛軍首領正在注視著戰場,心中也是有有幾分緊張,事實上,他並沒有指揮過大型的戰爭。
在叛亂之前,他只是慶州軍門將而已,而慶州也是承平多年沒有戰事,即便是攻陷慶州,其實也沒有幾次正兒八經的野,戰,要知道野,戰和攻城戰是完全兩回事。
“前衛營,再上”
“是,大將軍”
一個裨將聽到首領的話,立馬率著三千人殺向戰場,前方戰場的勝利天平又向叛軍傾斜了,不過泰州軍那邊也迅速調兵遣將,加入戰團之中。
泰州軍那邊的指揮官水平還不如首領呢,因為泰州也是承平多年,泰州軍作為守軍也不過是清剿土匪而已,仗打得比叛軍還少。
雙方的指揮其實是有很大漏洞的,如果真的要讓兵法大家來看,那簡直是錯漏百出,很容易被擊潰。
不過時間幫了叛軍的忙,京城的宿將徐成還沒到達,現在泰州軍還沒換上厲害的將領,而叛軍的指揮水平不斷的提升,叛軍首領有信心把朝廷大軍擋住。
只要擋住了朝廷大軍,他們就可以獲得喘息之機,在他們背後的慶州,他們組織了官吏在經營根據地,到時候會有源源不斷計程車兵支援。
“嗚嗚嗚····”
一天的戰鬥結束,雙方各自回營,叛軍首領召集了一眾將領議事,檢討今日戰鬥的失誤,作為新興的軍事力量,現在叛軍還在上升時期,充滿了學習的慾望,透過事後反思的辦法,不斷的提升了指揮能力。
“大將軍,探子來報,平州的地方守軍出現了,已經有旗幟打出來了”
商議到一半的時候,一個士卒走進來,在一個將領耳邊說了幾句,那將領公開了這個訊息。
“算算時間也是差不多了,平州距離泰州最近,而且還有水路,一路南下就行,其次應該是青州,不過青州要籌糧,未必有這個速度”
“大將軍,平州的五萬人到了,我們就更難了,我們怎麼辦”
一個將領說道,十餘天前,他們從泰安府出發,一路擊潰了兩次泰州守軍,順利到達泰安城下,不過在這裡,他們遭受了嚴厲的阻擊,不僅泰州軍大量集結,還有泰州各地的團練也紛紛助陣,他們五萬人頂著十餘萬人打了四五天,也沒有圍住泰州軍。
而朝廷的三十萬大軍還沒到,一旦到了,朝廷人馬會有四十多萬人,到時候他們會更難的。
“急什麼,打仗什麼時候靠人多就能贏了,人越多,我們的贏面就越大,你們想,四十萬大軍,還有大量的民夫,馬匹,那一天得消耗多少糧食”
“起碼兩萬石以上”
“就算是兩萬石,可是泰州耗得起嗎,泰州的秋收已經完蛋了,全靠外州支援,可除了一個青州外,哪個州府不缺糧的,等他們人到了,我們只要堅守營寨,拖他幾個月,他們自己就崩潰了”
叛軍首領說道,四十萬大軍一天的消耗絕不止兩萬石糧食,這其中武者就有多少了,武者的食量可是比普通人大太多了,一個月起碼百萬石的糧食消耗,拖上三個月,西南所有州府的糧食都要消耗乾淨,青州也供不上。
“是,大將軍”
“大將軍,那咱現在要進入防守嗎?”
“還不及急,我們軍中的新兵太多了,得輪番上場才行,讓他們見見血,而且後方正在的搶收糧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叛軍首領回答道,現在叛軍人馬有幾十萬,北上進入泰州的就有十萬,新兵太多了,不經過血戰,如何打造一支鐵血強軍來。
“大將軍,我們的糧食也要撐不住,得想想辦法弄點糧食了,不如從泰安府沿著西北方向殺入青州如何,青州東半部,東華府是大平地,出糧甚多”
“可以派人去試試,不過不能指望,東華府地勢平坦,也利於騎兵機動,我們的騎兵太少了,一旦人馬被圍困,那就太被動了”
“大將軍放心,我們不會貿然深入的,最多攻破一兩個縣城就行,現在他們應該是快進入秋收了,正好是收糧食的時候”
“可以,那就定在青木縣,搶了青木縣就退回來,後路我來安排”
叛軍首領指著輿圖上的標點說道,搶青木縣就夠了,正好他也要派一批人駐紮在青木縣之外,為大軍左翼,護衛大軍安全。
叛軍首領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看得多重要,只是繼續觀察著輿圖,經過半個多月的調兵遣將,五州援兵應該都是在路上了,少則半月,多則兩個月,四十多萬大軍就要到齊了,也就是說他最多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來提升實力,錯過這個機會,他就會萬劫不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