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富有在座的誰不知道?”書院學子兩手攤開,哈哈大笑道,“鎮國公有善財美名,他若是一心想要賺錢的話?別說是富可敵國了,十個富可敵國也能夠賺回來!”
“哈哈哈,公子說得沒錯。”有商賈立刻出聲附和,“富可敵國算什麼?鎮國公若是想要賺錢的話,光是海外就能夠賺出十個富可敵國出來。”
“正是,我等海商,哪個不銘記鎮國公的恩德?”
“若是沒有鎮國公為我等海商打通航道,恐怕現在我都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行商吧!哈哈哈......”
這些年,海商的變化極大。一開始,出海貿易就被人們視為危險至極的舉動。大海風浪變幻莫測,剛開始的時候被風浪掀翻船隻,所有人都被風浪捲進海里餵魚的情況,其實並不少。更何況,海外還有著倭寇虎視眈眈呢。
隨著韓度剿滅倭寇,又逐漸摸索出安全的航道,出海航行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之後,海商才真正的開始興盛起來。
到了現在,海商代表的意義早就不一樣了。現在海商就意味著財富,意味著雄厚的家底!
因此,這個幾個海
商一開口,瞬間就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百姓和其他商賈紛紛對幾人舉杯,以示友好之意。
書院學子見有人幫腔,微微拱手,笑道:“多謝諸位仗義執言,讓小人的陰謀詭計不攻自破!”
“公子客氣了。”剛才站出來說話的海商連忙拱手回禮,正色道:“我等受鎮國公恩惠才有今日,自然容不得有人妄加揣測詆譭!”
書生還是不服氣,頓時大聲道:“堂堂大明朝,連朝廷都拿不出錢來修建,偏偏鎮國公府憑一己之力就修了一條,這難道不是鎮國公府比朝廷國庫還富有嗎?”
“你真是無知加愚蠢,你根本連具體的情況都沒有認真調查過,就在這裡大放厥詞誤導百姓,簡直其心可誅!”書院學子再也忍不了了,豁然站了起來,指著書生大罵。
“朝廷國庫並不是沒有錢,幾百萬貫還是能夠拿得出來的。但是這些錢一部分是百官今年的俸祿,一部分是用來修建水利和用來賑災的錢。還有幾十萬貫的結餘,但這些都是留著為了以防萬一的。”
“你說,這些錢有哪一筆是能夠輕易動的嗎?”
聽到如此解釋,百姓不僅沒有覺得明明有錢卻要向皇家銀行借錢有什麼不對,反而覺得朝廷寧願拉下臉來借錢,也不去動用準備賑災的錢,心裡一下子就踏實了許多。
書生被懟得沒有脾氣,低著頭一副喪家之犬的樣子。
眾人看到他如此模樣,心裡都
十分解氣。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朝廷向皇家銀行借錢是好事。
也有人出言反對,甚至說:“皇上銀行本來就是皇上的,這就等於是朝廷向皇上借錢。而且,朝廷還需要付利錢給皇上。”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直接找皇上要錢,這樣不僅不用還利錢,甚至連本錢都不用還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有不少。
不過,大家都知道,早在孝康年間。先皇修建縣學讓天下稚子都能夠進學堂讀書,為此,皇家每年都要砸下去金山銀海。
當初朝廷怕被如此巨大的開銷拖累,極力主張將國庫和內庫完全分割開來。從那時開始,內庫就和國庫完全沒有絲毫關係了。
哪怕是國庫窮的餓死耗子,也沒有道理從內庫拿一文錢填進去。
而且也沒有人敢提出來,一旦誰提出來,那就意味著要從天下所有稚子口中奪食,那這些稚子的爹孃豈會答應?
所以,哪怕是有人再不滿,他們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提出來,只能夠藉著掩飾抱怨。但是這些稀少的抱怨,很快就被淹沒在浪潮當中,掀不起一絲風浪。
朝廷向皇家銀行借錢的風波還在不斷的傳播,另外一個更加震驚的訊息又流傳開來。
“什麼?朝廷向銀行借錢還不夠,還要向商賈借錢?”
聽到這個訊息的商賈,無一不神色慌張,面帶憂懼!
從古至今朝廷向商賈借錢的時候倒是不少,但那幾乎都是劉
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不僅如此,朝廷不還錢也就罷了,還要變本加厲的給商賈安上一些罪名,直接讓他們家破人亡!
這樣慘痛的例子數不勝數,試問聽到這個訊息的商賈,哪一個不惶恐?
有那膽小的,甚至連家業都不要了,連夜逃出京城,只求能夠保住性命!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哪個商賈還敢主動上門借錢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