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殺得興起,即時取了魏南三縣,奪了華州華陰,徑到潼關。
到潼關的時候,已經只剩十八騎,雖然只剩下十八騎,李存孝卻並沒有收軍的打算,反而繼續追擊,殺了七天七夜,趕過霸陵川,把葛從周的敗軍追到了長安地界。
這個時候的十八騎可以說是飢渴勞累,但一見城池,卻毫不猶豫的繼續追擊,進了城池。
原來這座城池就是長安。
就這樣,李存孝領著十八騎就進了長安。
而在長安裡,左衝右突,不僅燒了黃巢的糧倉,還衝到了已經稱帝的黃巢樓下,箭射黃巢後,安然而還。
“嗯,其它人呢?”
秦昊聽完李存孝的建議以後認真的點了點頭,隨後目光掃過在場的其它人。
倒不是為了裝個樣子
所謂人無完人,就算是他和李存孝這樣的人,也可能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再說李存孝雖是一員猛將,但在場的還有兩名堪稱驚豔絕倫的謀士。
所以秦昊是真心的徵求這大家的意見,所謂集思廣益,正是如此。
秦昊並不是那種專斷獨行之人
“啟稟陛下,臣等複議!”
沒人提出反對意見,秦昊沒有猶豫,直接拍板。
大軍就地駐紮,等到天斗城那邊勝負有了一個完善的結果以後,再做打算。
“諸位可還有什麼問題?”
既然事情已經敲定了,秦昊準備就地解散眾人。
然而這個時候,手下的兩位重要謀士之一突然從佇列中走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尚有一事啟奏!”
“哦?劉愛卿但說無妨!”
秦昊坐直了身形,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不是裝得,而是真正的準備洗耳恭聽。
別看秦昊現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這一切其實都要歸功於系統。
秦昊不認為自己的智慧能夠和麵前這一位相提並論。
劉基,字伯溫。
劉伯溫的一生有太多的傳奇
民間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好話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且不提劉伯溫到底有什麼光輝事蹟,就單憑世人對劉伯溫的評價,就足以看出此人的不凡。
即便是號稱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在後世人的眼裡,也比劉伯溫要稍遜一籌。
此人乃是真正的大才,隨軍可為軍士,熟讀各家兵法,用兵如神。
入仕可領丞相之職,治理天下。
同時劉伯溫還精通風水之術,能夠推演天機,預知後事。
這樣的人,秦昊如何能不謹慎對待?
“回陛下,有些話臣不該說,卻不得不說!”
劉伯溫猶豫了了一下,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神色一正,躬身說道。
“此番陛下舉國之力為方先生報仇,實乃重情重義之舉,但我大秦新立,根基尚不穩定,此番精銳盡出,若有心人從中作梗,唯恐後方起火!”
說完,劉伯溫一言不發的躬身埋頭,不敢直視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