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尊大佛雖然威嚴無比,但透發出來的力量特質,分明就是北嶽水靈魔神,不過是換了一個形象罷了。
而這尊大佛甫一現身,場中立有變化,最先出聲的竟然是聖國公北堂傲。
“大師你竟然如此癲狂,本座真是看錯了你,不過念在多年交情,也不願與你為難,後會無期!”
他這番話就是為了表明自己兩不相幫,陡然縱身而起,化作一道青藍色光芒,也是往南而去,既不跟東面的蘇寒山他們碰上,也不準備妨礙北面的大佛。
可是他這條劍光,剛往南邊閃爍出去不到十里,突然一折,幾與閃電無異,又殺向了蘇寒山他們。
蜀道難早就蓄勢待發,身邊空間頓時為之一沉,八臂齊張。
八個醋缽大的拳頭同時轟出,引起大片漆黑的空間裂縫,透明碎片飆射,一起轟在北堂傲那條劍光之上。
另一邊的法海,滿頭髮光,牙齒金白璀璨,面容不怒自威,暴喝一聲。
居然是第一招就使出了“天龍吼”!
金中透白的明光神龍,瞬息千里的碎腦神音,速度何等之快?
法海這一招,是直取天絕僧。
可是那條龍影,一轉一閃之間,卻也撞在了北堂傲跟蜀道難碰撞的那個位置。
出手的三大強者,眼中都閃過詫異之色。
蜀道難的拳頭轟擊空間,裹挾空間碎片傷人,是他慣用的一個手段,對空間裂縫、碎片走勢的把握,全都瞭然於胸,碎片不該胡亂崩射,而是應該形成一個如蛛網般的佈局,向前切割推進。
但是他的拳頭與空間產生接觸的時候,出現了偏差,其實在瞬息之間,已經二度發動拳勁,才成功打出了具有高度切割效果的空間碎片,且空間碎片的佈局,依然不如預期。
法海的“天龍吼”出現偏差,也是類似的原因。
但最驚詫,甚至驚駭的,還是北堂傲。
因為他剛才是真的想走。
不管是潛藏在數百里外,等到戰局出現結果,再來混水摸魚,火中取栗。
還是徹底一走了之,免得被這兩方任何一方的勝者盯上。
至少他絕沒有想過,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就捲進去,攻向蘇寒山等人。
“天絕!!”
北堂傲的配劍倏然掃出,那是一把闊刃重劍,漆黑中泛著一種坑坑窪窪的幽藍光斑,彷彿是天外隕石經歷無數碰撞,自然形成的這樣一把重劍形態。
此劍一出,就幾乎使所有人產生一種天地在旋轉,星空加速移動的錯覺。
這樣的一劍,輕易擋掉了蜀道難的八臂神拳,但被天龍吼一撞,霎時劇烈轟鳴,讓北堂傲的嘴角多出一抹血絲。
他怒吼道,“天絕,你在我身上做了什麼手腳?”
佛門認為,人在世間,一共有十二種因緣糾葛。
因為愛而產生求取的需要;因為受外界的誘惑而產生愛慾。
因為能觸碰到外界,所以才產生誘惑的感覺;因為有眼耳口鼻等感官,才會與外界觸碰。
因為外界有名目、有顏色、有形象,所以你才可以感覺到……
如果不能擺脫這十二種因緣,人就始終在凡塵之中,不能得證無上菩提,見真如本來面目,求證如來。
但並不是說,只要擺脫了十二因緣,就一定能成如來佛。
正常修行,在漸次認清十二因緣後,要獲得一步一步的覺悟,解開所有因緣,開釋因果,直到最後,才得到大覺悟。
天絕僧這種以外力斷掉別人的緣法,別人不是發自內心的覺悟,自然不能成佛,只是寂滅定格,類似死亡。
至於天絕僧本人,雖然擁有大法力,大神通,但他的所作所為,是斷去因緣,而不是解開因緣,所以他也早就偏離了“清淨極樂”的正途,會為世間帶來災難。
早在他剛感受到東嶽魔神消失的時候,就已經悄無聲息的發動了“迎佛西天”這一招的第一層威力。
金頂佛燈,驚天動地,迎佛西天,卻可以這樣平平常常。
等到蘇寒山他們趕到的時候,這一層威力,已經在無形中籠罩了整個嵩山。
法海和蜀道難出招的時候,有考慮過北方魔氣乃至中嶽魔氣與天絕僧共鳴,帶來的環境影響。
但他們沒有見識過“迎佛西天”,沒有料到這一招已經發動,因此忽略了這一層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