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產肉糜十倍之餘,這在當年盛世時也是惠及百年的大功,因為百姓可紛紛效仿,傳及鄉里,日後只會更廣。
此刻又覺得,這樣的人居然還要在大殿上被人詬病中傷。
朝堂,或許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青年、壯年時期的劉備,以為為萬世開太平就是在朝堂獻計獻策,惠及天下。
歷經多年尋師訪友,問道無門之後,卻也見到了漢室最為危機之時,甚至親歷了董賊禍亂的時光。
劉備本以為亂世降臨,大漢難以扶正,沒想到曹操又扶了一把,將岌岌可危的大漢救了回來。
而現在,僅存的希望也快要破滅了,朝堂之上依舊還是你爭我奪的黨政。
“這不是我要的朝堂。”
劉備黯然感慨,此刻,許多人被抓捕押送去大理寺,大殿的朝議卻未曾散去,劉協命任何人不得離開長樂殿。
孟德兄啊,你對他們難道還沒有失望嗎?
劉備悄然看向了曹操,眼神裡頗有些許失落和不解,也有些莫名的煩躁。
而曹操此刻則是依舊風輕雲淡的坐於高位之上,等最後一人被羽林衛拉出了大殿,才轉頭向劉協朗聲道:“陛下,若是大理寺查出不少私通冀州,與袁紹謀逆的證據。”
“還望,陛下從輕處置。”
“為何!?”劉協奇怪的看向了曹操,其實不光是他,連同劉備在內的大部分漢籍官吏,都用一種驚訝的目光看向曹操。
曹操咂了咂嘴巴,笑道:“袁氏之威名,天下皆知,名門之中,唯有他袁氏,已做到了結交權貴名流、培植黨羽,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諸郡。”
“至於同名的楊氏,不善結交之道,本族清高,故而無諸侯雄主之姿,可輔國為臣。”
“如此,面對袁氏連微臣也不敢言勝,可卻也不會與之同流合汙。”
“微臣家中祖父,乃是先帝大長秋,內侍多年曆經三代,乃至可算四代帝王,恩高義厚,不敢忘卻,”曹操胸膛一挺,卻是風輕雲淡的感慨道:“為何明知難敵,卻還要戰?”
“只因,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這一番話,輕描淡寫,卻重重地扣在了所有人的心頭,很多人都彷彿遭了當頭一棒。
劉備更是驚呆當場,鼻頭竟也酸楚,好一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他呆呆的看著曹操的影子,看著他所在的位置,還有與漢帝說話時候那柔和真誠、無懼無畏的大國士之風。
竟,滿眼都是志向中的自己……壯哉曹公……
長樂殿上,逐漸安靜了下來,劉協不願打擾,只看著曹操微笑的側臉,覺得無比的慈祥和安寧。
曹操笑道:“故此,臣尚且不能自保,又何況是這滿朝公卿,書信往來乃是人之常情。”
“助袁損曹,也是向利而已,不過伯常向來以德報怨,才能有這般人脈通達,令人傾心結交,即便是他在此,也不想看到朝堂屍橫遍野,更重要的是——”
曹操說到這轉頭來看向劉協,咧嘴露出一個燦爛親和的笑容,“他不想陛下變成手染鮮血的君主,應以德信寬仁為主。”
劉協身子一震,默然點頭。
堂上陷入了長足的安靜沉默之中,但不少人都將目光時不時地投向曹操,眼神各有不同。
有的人是感激,有的是崇拜。
荀彧居於前列,則是意外之中夾雜著懷疑,他現在已經分不清曹操的心思了……
這,是真的治世能臣之道,是真正堪稱無雙名相的言說和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