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蘇詠霖發現了一些問題
蘇詠霖繼續瞭解這件事情的內幕,得知趙眘在一次明宋戰爭之後,面對明國的巨大軍事壓力,一度打算承認南越國在事實上的獨立,以此換取南越在軍事上對他的支援。
甚至他還研究了南越國的國號,準備封李天祚為正式的【安南國王】。
他認為南越只要得償所願,一定會響應南宋的要求,不說派多少兵馬吧,至少也能弄來一些物資補給什麼的給南宋回口老血。
但是這個程序被明宋第二次戰爭打斷了。
明軍大規模南下,包圍臨安,下最後通牒,張栻遁入臨安城內策動沈該搞政變,趙眘廢了,南宋連自己的國號都保不住,【安南國】這個稱呼也就不複存在了。
所以直到如今,南越依然是南宋的法理領土,南宋官員不管承認不承認,都認為南越之地是【中國郡縣】,而不認為是獨立的國家。
蘇詠霖為此感到很高興。
“趙構雖然軟弱無能,但是偶爾也會做一件好事,趙眘倒是個仔賣爺田不心疼的家夥,真要給他封了,我到時候還要費一番周折,可現在根本沒有什麼周折了。”
蘇詠霖接連推翻金國、南宋,也就在事實上接手了金國和南宋的法統。
不管自己內部怎麼看待這種事情,如何解釋革命和王朝更替之間的關系,至少當前看來,外藩小國都是以南宋法統繼承者的身份來看待明國的。
既然如此,明國對待南越領土的態度自然而然也就繼承了南宋對南越國領土的態度。
這是我的。
我拿回我自己的領土,名正言順。
蘇詠霖頓時感到這一波可操作性實在是太大了。
按照如此法理關系來看,他完全可以找個簡單的藉口就開戰,完全不需要顧忌什麼國際觀感,我自己拿回自己的領土,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別人管得著?
你特麼幹涉內政啊!
一番思量之後,蘇詠霖便在洪武九年的新年宴會上邀請了廣州外國商人一起參加新年宴會。
新年宴會進行時,蘇詠霖當場告訴占城國商人,說自己決定承認鄒亞娜占城國王的身份,讓他派遣正式的使節過來就可以了,自己一時半會兒還不會離開廣州。
占城國的商人大喜,而蘇詠霖的餘光也發現部分南越的商人面色有變,不那麼開心的樣子。
國際政治就是這麼個玩法。
想要世界上的盟友,想要勢力範圍,那就要主動出擊,真金白銀的砸進去,讓人家覺得有利可圖,跟著你這個大佬為你賣命有好處,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
就算想要狗自帶狗糧來投靠,本身也不能少了買狗糧的錢和大撒幣的氣魄。
總得讓狗看到希望不是?
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蘇詠霖打算充分利用鄒亞娜作為自己撬動東南亞政治板塊的支點,介入到東南亞局勢當中,以占城國為重要盟友,對南越國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高麗也好,日本也好,都在大明國的選單上,現在填上一個南越,多你一個不多。
更美妙的是,這塊土地本身就是中國的宣告領土,從未放棄對它的主權宣告。
蘇詠霖的視線放在了那張他所鐘愛的世界地圖上,盯著地圖上的紅河平原一帶,對這一帶優厚的農業生産條件十分看重。
如此美妙的一塊沖積平原,善加經營,完全可以成為國家谷倉,成為明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反哺中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