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人皇的坦誠
當然,書籍存量告急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隨著時間推移和印刷局的全力運轉,很快,人們購買廉價書籍的慾望就會得到滿足,書籍市場也會趨於平穩。
蘇詠霖感覺最重要的,果然還是買到《洪武政論》之後整個民間對這本書的看法以及反響,還有就是對《白毛女》和《半夜雞叫》等等故事性很強的小說是個什麼反應。
這一切需要時間去給予他回饋。
與此同時,蘇詠霖很好奇會不會有南宋方面的人購買他的書籍,並且帶回南宋傳播開來。
他同樣也很期待南宋方面對於這件事情的反應。
《洪武政論》第一卷 在公開發售之前已經在複興會內部進行了內部傳閱,複興會員們對這本書的瞭解還是很足夠的。
盡管如此,在書籍發售的當天,還是有大量複興會員前往當地的樹人書社搶購《洪武政論》第一卷 。
他們覺得這本書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有學習意義,更有收藏價值,他們希望距離他們的領袖更近一點,他們會感覺到這本書的存在就是領袖在和他們面對面交談。
而對於廣大民間讀書人或者不識字的熱心村民來說,這一點就更加明顯了。
蘇詠霖寫書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口氣親切,一上來的序言甚至是朋友之間輕松聊天式的口氣,絲毫沒有皇帝的感覺。
一上來,蘇詠霖就和他們打招呼,像是嘮家常一樣的將自己的出身和大概的經歷說了一下。
當然,這第一部 分內容就讓很多人驚掉了眼球。
皇帝居然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金國山東本地人,而是宋人。
家庭出身還不錯,祖父是個南宋四品官員,還曾經操持過嶽飛北伐的事情,後來遭到打壓,苦悶之下操持起了販私鹽的活計。
他的家族因為販私鹽而發了大財,他也因此有了優渥的生活,錦衣玉食,然而這不僅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災難。
他的父親因為販私鹽而死,母親因為父親的死鬱郁而終,他年幼喪父喪母,靠著祖父的撫養才得以長大,而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祖父也因病去世。
他成了徹頭徹尾的孤兒。
偌大家産傳承到了十六歲的他手上,面對著作為保護傘的南宋官員孫元起,還有虎視眈眈不服他的祖父舊部,他經歷了很多危險。
最後,當他十九歲的時候,他除掉了那個試圖奴役自己的南宋官員,以及那群試圖謀奪他的家産的祖父舊部。
然後他選擇了北上山東,和當時的山東義軍聯起手來,一起對抗金國的殘酷統治,奪回中原。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這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麼無奈的選擇,而是很早以前就開始謀劃的事情。
他很早就決定脫離南宋,從統治壓迫性稍弱一些的金國開啟局面,透過暴力手段推翻金國統治,將金國消滅,然後光複中原。
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所以明軍成為明軍之前,叫做光複軍。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沒有根源的,根源就在於他的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