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段未免過於粗糙,那些被貶斥的人不懂嗎?”
趙昚很奇怪。
史浩笑了笑。
“懂,當然懂,怎麼不懂?這種手段一眼就能看穿,但是他們也怕啊,真心實意的怕,唐人有言,一言以決生死者,皇帝也,他們怎麼不怕呢?
他們怎麼敢確定這就是皇帝的手段,而不是真心實意的要把他們趕出中樞,終結他們的榮華富貴呢?這一切可都是皇帝能決定的,於是,他們被赦免了之後自然會對新帝感激。”
趙昚於是明白了這裡頭的意思,並且進一步理解了史浩希望他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這樣說來,老師是希望我把之前被貶斥出去的大臣召回來,這樣就能獲得他們的感恩,得到他們對於我的效忠,從而建立起屬於我的根基。”
史浩笑著點頭。
“陛下英明。”
“原來如此。”
趙昚笑了出來:“不過之前我們已經派人召張浚、陳康伯等人回來,想必他們現在已經在路上了。”
“他們一旦回來,重新擔任高位,執掌權勢,必然會向陛下效忠,那個時候,陛下就有朝中的助力了,召回來的越多,陛下的助力越大,再到往後召開之科舉,陛下就有自己的天子門生了。”
史浩為趙昚描述了未來的朝中局勢,讓趙昚看到了一派大好局面,他非常高興的握住了史浩的手。
“老師真是我的良佐!”
“愧不敢當。”
史浩微笑推辭。
“那老師,朝中的問題解決了,軍中呢?這一次大戰暴露出來的軍中問題可是相當嚴峻。”
問過了朝政,趙昚又開始詢問軍政。
對此,史浩也有自己的看法。
“軍中問題說嚴重的確嚴重,說好解決也確實不難解決,軍中的確有很多無能將帥,但是也有敢戰忠誠的將軍,比如死守揚州不投降的王方,主動進攻建康的李顯忠,他們都是良將,敢於為國奮戰。
江淮之地的軍隊都被打沒了,但是這也是重建的契機,重建的軍隊沒有多餘的煩擾,陛下親自提拔敢戰的將帥提領軍隊,就能建立起聽從陛下吩咐的軍隊。
屆時,其他地方不敢說,鎮江府、建康府和池州的三個都統司的軍隊都會是陛下的軍隊,至於三衙禁軍,陛下不可操之過急,因為其上上下下都是太上皇的人。
太上皇現在雖然西狩,但是終究會回來,且如今臨安城中最有威望的將軍楊存中是太上皇二十年親信,關系非常親近,其不可輕動。
但是此一戰,禁軍也的確損失很大,趁著現在全臨安的軍隊都被改編成禦營,陛下可以將這批部隊都編入原先的殿前司,交給楊存中,以安穩太上皇之心,便於太上皇回宮。
而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這兩支則可以重新募兵,重新選擇可靠將帥,則這兩支軍隊重建之後,也就順理成章成為陛下的親軍了。”
史浩開動大腦,為趙昚繪出一副未來的大宋政治軍事構造藍圖,讓趙昚將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