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所以我幾乎不喝酒
趙開山的確給蘇詠霖“留下”了一些遺産。
但是這些遺産相對於這十幾個被趙開山以及趙氏集團禍害的不輕的州府,還是不太夠看的。
這一地區人口損失嚴重,土地荒蕪嚴重,糧食産量嚴重衰減,春耕也因為之前的一系列混亂受到影響。
預計今年就算風調雨順,糧食生産也不會非常可觀。
更要命的是之前的開封之戰和金兵襲擊導致原本地方上的存糧倉庫受到嚴重打擊,賑災面臨困難。
也就是蘇詠霖透過清算趙氏以及他們周邊的一群豪強得到了大量的良田和糧食,否則這個冬天一定不好過。
該說不說,這幫人不管公共生産,對自己的私人生産倒是在意的不得了,儲備糧食也是一個賽一個的多,這一大口肉吃的的確是爽,不僅是軍隊,拿來給民間賑災倒也不是難事。
不過百姓疲勞、生産乏力的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這十幾個州在短期內就別想著能榨出什麼動員力來,還是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免賦稅,恢複生産,做做好事吧。
趙氏集團留下的爛攤子,最後還是要蘇詠霖來收拾。
看在他們留下那麼一大筆“遺産”的份上,蘇詠霖也就不和他們計較了。
大體上蘇詠霖沒有對當地的政治生態做什麼變動,除了打造新農村之外,也就是清算一批人,換上另外一批人,屬於城頭變換大王旗式的變革,沒什麼不同。
雖然沒什麼不同,但是勝在穩定,沒有引發社會動亂,這十幾個州很快就適應了蘇詠霖的政令,投入蘇詠霖的懷抱中了。
這讓蘇詠霖不用動兵、不用大規模派人南下直接治理,省了很多事情,也讓他可以更好的集中精力應對北方的敵人。
趙作良的確不擅長軍事,但是他也不需要擅長軍事,他只需要按照蘇詠霖定下的既定策略,忠實的執行休養生息的命令就可以了。
這是他作為名義上的光複軍領帥最大的意義。
不過事到如今,光複軍這個名稱的存在被蘇詠霖模糊化了。
光複軍下轄只有蘇詠霖兵團這一支武裝,兵團之下才是各個軍,趙作良作為領帥,唯一的下屬就是蘇詠霖。
等於他的命令只能下達到蘇詠霖這裡,實際上並不直接掌握任何兵權。
蘇詠霖把行政權和財政權交給了趙作良,從糧餉司調派了幾名好手協助趙作良,軍權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李嘯、陳喬山、周至、李睿和張德廣五人直接聽從蘇詠霖的命令,趙作良並沒有徵調他們和軍隊的權力。
對此,趙作良自己也有很正確的認知。
六月中旬,蘇詠霖準備回到河間府的時候,趙作良和他做了一番談話。
“總而言之,這裡我幫你坐鎮,南國若有來使,我也會幫你應付,至於其他的,雨亭,就全靠你自己了。”
“我知道。”
蘇詠霖點了點頭:“南邊的事情,岳丈多多擔待,與民休息,恢複生産,北邊的事情,我會竭盡全力。”
“你那邊要是打不好,我這邊恢複得再好也沒有用,倒不如直接自刎來的痛快。”
趙作良笑了笑,拍了拍蘇詠霖的肩膀,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現在,你是所有人惟一的希望了,雨亭,別讓我們失望。”
蘇詠霖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然後翻身上馬,啟程北上,回到自己的戰鬥崗位。
他用最快的速度整合了光複軍的全部力量,接下來,就是全力以赴對抗金國即將到來的南征了。
回河間府之前,蘇詠霖特意去了一趟海邊,去看了看孫子義督建的水軍到了什麼程度。
進度很不錯,蘇詠霖很滿意,很短的時間內,水軍已經有了五十多艘中型海船,和十來艘大型海船,擺在南宋私鹽販子集團裡已經是一支了不得的海上武裝力量了。
不過作為水軍,這樣的規模還是稍微小了點,金國的水軍規模已經達到三百艘戰船的地步,這是最新情報給出的結論。
蘇詠霖和孫子義在海邊漫步談話的時候,就講到了這點。
“雖然說我們有善於水戰的人手,但是戰船數量太少的話,就算要奇襲金國水軍也會有點困難,所以速度該加快還是要加快,最少也要有個百來艘大中小戰船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