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士良和蕭世怡等兩千俘虜,派人押回長安。
權景以宣是個穩紮穩打的老將,他沒有像楊摽那樣高歌猛進,在兵力分散的情況下,後勤供給充足,最保險的,是一步步推進。
此時,高長恭和斛律光,已分別趕到離洛陽六里外的地方。
人雖未到洛陽,但高長恭知道,此時的洛陽,已經被周軍圍困得如銅牆鐵壁一般。
如果按照皇帝的命令,率領自己的三萬多人馬,冒然攻打圍困洛陽的周軍,千里奔走,士兵勞累不說,三萬人馬,和十倍於自己的周軍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尤為不明智。
高長恭在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皇帝任命的、這次洛陽解圍戰的總都督段韶。
而另一個方向趕來的斛律光,似乎也有和高長恭一樣的想法,也把軍隊停在洛陽郊外,等待時機。
而此時,洛陽已經被圍困三十日了。
頑強的洛陽守軍,誓以洛陽共存亡。
終於,段韶千里賓士,到達了洛陽郊外。
和高長恭一起分析了形式,謙虛的段韶,聽起了高長恭的建議。決定把斛律光和高長恭的人馬,合併在一起,統一指揮。
而此時,除宇文護的二十萬中軍,和尉遲迥的十萬前鋒圍困洛陽外。王雄、達奚武,也奉命攻打洛陽金墉城。
金墉城,位於洛陽城西北角。金墉城如一個扼守在洛陽城門口的獅子,西出潼關進攻中原,必須先拿下洛陽金墉城。
宇文護仗著人多勢眾,學當年高歡攻打玉璧,與葫蘆畫瓢,堆土山,想居高臨下,直接沿土山衝入洛城內。
他能想到的,城內的守將,會想不到?
金墉城守將段思文、獨孤永業,兩個忠誠的摯友,誓與金墉城共存亡。
周軍堆土山,想直接從土山衝進城時,段思文和獨孤永夜,在城內加高發射臺。
從高臺上,向土堆山上發射石頭,打的周軍頭破血流。
宇文護又命挖地道,想從地道里進如金庸城。
段思文和孤獨永業,也在城內挖,溝壕。
當週軍的地道挖通時,溝壕裡的齊軍,就往周軍的地道里塞滿冒著濃煙的木材,並用鼓風機往地道里吹風。
周軍嗆死和燒死的不計其數,這個計策,只好作罷。
時間一日日過去,金庸城還沒有被攻破,仍然屹立在周軍面前。
“只要切斷洛陽的援軍,困也要也把他們困死在城裡。”
“餓死他們。”
周軍將領氣憤的嚷嚷,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當他們還在潼關時,接到探報的孤獨永業,已建議段思文備足了糧食。
金墉城內的人,可以在城裡堅守幾個月,遠道而來的周軍,一旦糧草短缺,攻不下金庸城,餓死的是他們。
宇文護看著銅牆鐵壁一般的金庸城,和眾將領一樣認為,雖然暫時拿不下金庸城,但金庸城的守軍,也不敢出來送死。
這個自以為是的想法,讓周軍把重點,放在洛陽外面的援軍上。
但宇文護不知道,洛陽的援軍,已經到洛陽郊區了。
宇文護連忙命讓手下諸將,截斷往洛陽的各條道路。
此時的天氣,陰霾的籠罩了整個高坡和谷地。
已經馳達洛陽的段韶,來不及休息,便帶領手下,登上洛陽東北的丘陵高地,觀察地形。
霧濛濛的天氣,段韶的視線受阻。
突然,一支箭,穿過谷地的迷霧,對著段韶射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