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進軍
臘月中旬,天寒地凍,正是一年最冷的時節,以往這個時候,大宗商貿與長途旅行早已經斷絕,所有人都會守在城鎮、村社中預備過年,便是東京城裡也不會例外。
但今年不同,全面戰爭改變了一切,自東向西,自南向北,戰爭的氣氛遮蓋了一切。
而對於連通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的雀鼠谷來說,情形更在是臘月中旬最中間的時間點上發生了更進一步的變化——之前四十餘日,雀鼠谷這裡兵戈不休,部隊往來接替向前,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宋金兩國根本就是在雀鼠谷進行漫長而沉悶的推進攻堅戰;而從臘月十六開始,隨著整個雀鼠谷被打通,這裡非但沒有平靜下來,反而陡然間變得車水馬龍。
遠超之前作戰時千餘人的編制往來,數以萬計、十萬計的軍民湧入了谷中。
雀鼠谷因為汾水而形成,而汾水也將雀鼠谷一分為二,大量的作戰部隊沿著較為寬綽的汾水東岸迅速挺進,而結凍的汾水本身與凍硬的河床則意外的成為了輜重部隊的天然行軍道路……民夫和牲畜全都套著防滑的草鞋,車輛的輪轂也被包裹了堅韌的幹草,部分車輛、挑擔幹脆直接在冰面上拖行。
這種情況下,部隊通行速度驚人。
不過,真正保障了汾水和汾水東岸進軍速度的,其實反而是略微狹窄的谷內汾水西岸地區,以及山坳、緩坡……汾水西岸地區,早在之前進行推進戰的時候,趙官家便親自下旨,讓節度使馬擴出面,每推進一裡,就都要在西岸建立一個綜合性兵站。
兵站也是趙官家親自設計的,具體要求到了每一個人員配置。
首先,兵站裡要有足夠的炊事人員與石炭儲備,保障不間斷的熱水,並隨時幫部隊將幹糧煮熟、化開。
其次,兵站裡最少要有三名隨軍進士,一名負責管理兵站日常執行,一名負責調解糾紛、監督軍紀,最後一名則負責傳遞宣講隨時可能下達的軍令。
其三,兵站裡要有幾間額外的暖房,保障突發事故造成的傷員,有歇腳和處理傷勢的地方。
最後,所有的聖旨、軍令,以及軍官前後往來,無論大小,全都要從汾水西側走,不許走東側,阻撓進軍。
而除了兵站以外,雀鼠谷中,還有七八處山坳、緩坡,也都修了成型的營寨,這裡是更大型的兵站,除了小兵站的基本作用外,還有大規模收容傷員、修理交通工具、屯放物資牲畜、就地充當防禦點的作用。
且說,這些東西,之前推進戰的時候,雖然也感覺到很方便,但是所有人都覺得,趙官家有點過頭了……幾個營寨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非常好的東西,部隊分東西往來外加河上運輸輜重,大家井井有條的進發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東京城哪裡早就喊著要靠右走了。
但是每推進一裡就搞一個那種兵站,太過於浪費人力物力了。
甚至有傳言說,這是趙官家為了不讓馬總管丟了份子,故意給位高而權低的馬擴找事做。
可現在,當聖旨忽然下達,要求全軍極速挺進太原,連士卒帶民夫合計數十萬的全軍,外加無數輜重,需要穿過幾十裡長的雀鼠谷時候,最前方軍官、臣僚只恨這種兵站不能每三百步一個的同時,卻也終於恍然大悟。
趙官家絕對是蓄謀已久,他就在等雀鼠谷打通這一刻,然後忽然變緩為急,變小為大,發動全部兵力,急襲太原城,讓太原盆地裡的金國守軍和河北方向的金國主力全都措手不及。
那麼,且不提太原城天下堅城,這種急襲效果到底有多大,但無論如何,趙官家的決心所有人都感覺到了。
實際上,部隊進發這麼快,這麼井井有條,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在趙官家的禦駕就在身後。
臘月十五連夜發的聖旨到各部。
臘月十六,雀鼠谷內和陽涼南關外的屯駐的韓世忠、李彥仙、王德、酈瓊等部精銳,便依次進發……與此同時,趙官家的禦駕也毫不猶豫從後方的襄陵啟動,在禦前班直護送下,扔下剛剛抵達行在的日本武士,直接向北而來。
龍纛下午便抵達了距離襄陵足足五十裡的洪洞縣,然後片刻不停,又行進了十餘裡,一直到天黑,方才在趙城南邊一處空出來的宋軍營盤內就近屯駐下來。
也正是在這種進軍速度和進軍決意的威逼下,韓世忠也好、李彥仙也罷,王德、酈瓊,沒有一個敢吱聲的,前方五六萬精銳戰兵,有序次第進發,連個搶道的都沒有,直讓人嘖嘖稱奇。
臘月十七中午,繼續維持著一個驚人速度的禦駕也進入了雀鼠谷。
下午時分,天空開始陰沉下來,有小雪飄落。
而傍晚時分,小雪之中,龍纛抵達靈石城下,卻再一次過城而不入,而是繼續行軍,一直到天色難以支撐,禦駕方才在谷地西側一個山坳裡的營寨中停下,並稍作停頓。
禦駕一停,下方的班直們自然樂得歇息,無論如何,再怎麼秩序井然,這種行軍都是很艱苦的一件事,只不過因為趙官家也在行軍佇列中,這種抱怨不可能宣洩出來而已。
不過,軍士們去弄熱水泡腳、泡飯不提,隨駕的近臣們卻又再度忙碌開來,大量的奏疏與情報被送到禦前,而趙官家也來不及多說什麼,接過一杯熱茶後就開始了處置。
“給王德發金牌,告訴他不許輕敵冒進,務必等友軍接手介休的圍城陣地後再北上去圍祁縣。”趙玖開啟第一個奏疏便有些無語,甚至有些氣急敗壞。“哪來的什麼雪夜下蔡州?!他聽誰扯的典故?真當耶律馬五和完顏摺合是廢物,不能虎口拔牙吃了他?!不就是在介休等了一陣子,看韓世忠、酈瓊又跑他前面去了嗎?依著之前的軍令去做!”
旁邊首席學士範宗尹不敢怠慢,即刻匆匆取筆化墨,著手擬旨。
而趙玖則已經開啟了第二份奏疏,卻又再度不耐:“再發金牌,告訴韓世忠,祁縣不是禦營左軍的,他的任務是先平遙,再太谷,與王德交次進發!既不能慢,也不能太快,更不能亂!”
直學士梅櫟也趕緊取筆墨擬旨。
但範梅二人都尚未寫上幾個字,趙官家複又擲第三份文書在案,然後以手指向了王彥:“王卿,你親自快馬去一趟,到前面四十裡處勝水入汾水的河口那裡,找到李彥仙,替朕給他說清楚……汾水西岸,孝義、白壁、郭柵、文水、交城、清源這一線,也就是完顏撒離喝的防區,朕交給他的意思不是讓他攻下來,而是讓他監視住,確保撒離喝的部隊不能過汾水騷擾我們,而且很快會有李世輔帶騎兵從後方抵達代替他監視河西,吳玠也會渡黃河從石州、嵐州進來接手河西戰事……讓他穩住心態,不要浪費兵力,也不許貪功,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既快又穩的合大軍至太原城下!事情辦完後不要急著回來複命,順便去巡查平遙、祁縣、太谷,然後在太谷那裡等著朕!”
之前跟呂頤浩在臨汾城內駐紮的禦營總都統王彥不敢怠慢,應了一聲,便不顧天黑,直接帶著幾名親衛打馬出營去了。
趙玖吩咐完三件事,心中不免無奈,哪怕酈瓊並沒有上書提出什麼額外計劃,卻還是讓人擬旨,強調了一邊阻塞太行山,堵住上黨與河北通道的重要性。
就這樣,虞允文也不得不攤開筆墨,加入到了擬旨的佇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