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網路最佳化技術,這個是用於航天指揮的技術。
電能高能鐳射傳輸技術,這是在宇宙中使用的能量傳輸技術。
高能鐳射發射器,恆星定位系統,冷原子鐘定時系統。
穩定超導材料,近絕對零度環境製造。3D原子列印技術,金屬壓縮技術。
張知看到密密麻麻的技術有好幾頁,這是促進公司發展的基礎技術。
張知又看向化學方面的成果,他們比物理方面的成果遜色許多。
有機化學方面,還是趙智勇在主持,他們正在實驗各種有機材料的組合。
其中上萬種材料組合,他們才能找到一組有效的成份。
趙智勇正在研究新的有機材料,無機化學實驗室有一個驚喜。
他們根據張知以前獲得的材料生長法,研發出一種電化學離子溶液生長法。
這種方法比生長法更先進,可以進行奈米級的材料製造。
他可以把各種離子,按照一定的方法,組成各種物質。
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十分消耗電能。在核聚變將要成功的時候,這只是一個小問題。
他的目光又看向生物技術。
初級夢境引導技術,第二代延壽藥劑,免疫系統調節穩定劑。
神經接觸式資訊傳遞技術,神經遞質的改進與強化,神經元細胞微修復。
生物磁場的本質與人體能量,珊瑚草的種植技術。
張知看到有這麼多技術,他很滿意。
他意念一動,又看向公司的各個專案研究進度。
這才是公司應用技術,向產品轉化的過程。
電化學材料工程,功能是可以生產各種奈米材料。
理論工作已經完成,已發現15種奈米材料的製作方法。
航天科技探索工程,現在已經改造完移動發射平臺。
航天級電離發動機樣機制造完成,正在進行實驗。
智慧指揮系統,控制系統,能源接受系統,宇宙定位系統與計時系統。都已經研究完成。
現在正準備設計反覆使用的太空梭,進度已經完成70%。
電離發動機飛機引擎工程,研究能讓飛機使用的電離發動機。現在基本完成。
人體奧秘探究工程,這是林叢杉的克隆人實驗專案。在華夏的實驗室只用克隆組織器官,進行科學研究。
這是國家法律所允許的專案。把所有的人體實驗都放在島國,遠端操控機器人研究。
用這樣的方式,保護公司的秘密。
大腦探秘與夢境改造工程,這是李菱秋在研究夢境改造術,她的專案在這幾天停止。
現在只從小白鼠身上,獲得基本的夢境資訊。
張知看到星藍特別提醒兩種科技,這是科技圖書館沒有收錄,純原創的技術。
李菱秋研發的珊瑚草培養技術和梁安亭的金屬壓縮技術。
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準備去看看他們有什麼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