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和李菱秋向房間走去,張知心裡十分高興,他想李菱秋又想和他體驗新動作。
李菱秋中午還在害羞,現在為了科研。驗證她的想法,難道放開了。
張知回到房間,他看到客廳裡有一對模擬機器人。
張知一眼就認出這是機器人,那是這個機器人做的很逼真,但他們毫無生命磁場波動。
這個機器人也不像麵糰一樣,面部有微表情,它的臉上冷冰冰的就一個表情。明顯和嚴集亮他們團隊的設計不同。
張知看到機器人,他就知道他想差了。李菱秋沒有那個想法。
李菱秋指著模擬機器人,興奮的和張知說道:“張哥,這個是我們生物實驗室,研發的模擬人體系統機器人,它能完美的模擬,人類受到的各種刺激,人體的應激效果。”
“這個機器人的器官,用我們研發的模擬材料和人造器官細胞,共同組成它的各種系統。”
李菱秋自豪的說道:“張哥,就是最難的大腦感受,這個機器人都能完美的模擬出來。”
張知聽到這個,他感到很驚訝,人的大腦太過神秘。星宇科技現在的技術水準,還遠達不到複製有活性大腦的水準。
李菱秋帶領生物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曾經用大猩猩做過實驗。
他們克隆大猩猩的大腦,把大猩猩大腦和克隆大腦互換。
這是在有從摩薩德得到的人體實驗記錄,科研平臺破解一部分腦部迷題。
大猩猩的兩個大腦一模一樣,精準的每個細胞的位置都相同。
實驗失敗,大猩猩沒有恢復神智,它只能像植物猩猩一樣活著。
張知抬高音調,驚訝的問道:“菱秋,你們難道已經克隆出人的大腦來,它的智力怎麼樣。”
張知激動萬分,現在人的壽命就受到神經元細胞的限制。它能突破,人類長生在望。
李菱秋搖頭說道:“張哥,你理解錯了,我們現在對大腦無從下手。這個系統,它只能模擬大腦受到的傷害。”
李菱秋看著機器人,她自信的說道:“聽了你的建議,我們經過研究。對新藥物的實驗,建立三種檢測機制。”
“第一種是常規的動物實驗檢測,第二種是用獨立的人造器官,檢測藥物對器官的損傷。第三種就是這個模擬機器人,它是成系統的檢測。”
張知走到模擬機器人的旁邊,他捏捏機器人,狐疑的問道:“菱秋,你這是檢測藥物的機器人,拿回房間幹什麼?”
李菱秋走近模擬機器人,啟動它們,並把它們接入量子網路。讓量子伺服器分析它們的狀態。
李菱秋啟動完成後,她和張知說道:“張哥,我要用它驗證,我創造的那套動作。我覺得應該找到它的具體原理。”
“我和你共同的討論後,發現固定的動作效果更好。能最大程度調動人體的生物磁場。我估計這還不是極限,想找到更好的組合。”
李菱秋用崇拜的目光盯著張知,說道:“張哥,你的運動天分很好,我想到的動作,你一改就有神奇的效果。你設計動作,我來驗證。”
李菱秋這是想找到比廣播體操更好的效果。張知知道這是很困難,未來科技的這套動作,那是在先進科學的指導下,才開發出來。
現在的科技,對人體的情況只是表面的瞭解。科技代差太大,應用的原理不同,成功很渺茫。
張知還不能和李菱秋解釋,只好順著她的意思。這個方法行不通,李菱秋自會放棄。
李菱秋認為自己學習的快,完全是提前接觸過廣播體操,自己對這個可一竅不通。
張知想到辦法,用窮舉發。有量子伺服器龐大的計算能力。設計幾個動作,很容易實現。
張知開始讓星藍以廣播體操為藍本,李菱秋分解的生物磁場資訊為基礎,開始設計動作。
模擬機器人站在屋內一動不動,它的體內卻高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