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3章:土豪諸葛亮 (第1/3頁)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先忍著不要笑,也不要懷疑國人的三觀是不是發生了崩塌。為了體現以德服人的精神,我們先來看看《三國志》裡的這一段記載: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排程,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諸葛亮曾經寫了一封奏疏給後主劉禪,奏疏的內容是這樣的:

我家15頃薄田,還有800株桑樹,家裡的子孫吃穿用度基本不愁了。不需要買學區房,也不需要給親家母太多彩禮,日子過得很不錯。

至於我本人嘛,其實沒什麼花銷,吃喝全都公款報銷了。我自己也不搞一些其他投資,所以身邊也不需要放錢。等到我歸天以後,你看著吧,我絕對不會因為貪汙這種事情愧對陛下的。

結果等到諸葛亮去世以後,果然像他所說的那樣。因此有人就問了,諸葛亮好有錢啊!居然有15頃田,還有800多株桑樹,他是不是一個貪汙分子呢?大家先別動手,我們來分析一下,擺事實講道理,以德服人。

15頃田,800多株桑樹價值幾何?

漢朝的一畝地,相當於現在的半畝地,所以15頃田,換算過來,也就是750畝地。乍一看,這數字的確嚇人,畢竟我們新中國成立以後,很多農民家裡也只有兩三畝地,我記得我們那邊是人均8分地,一家3口的話,就是2.4畝地。

而諸葛亮一個人就佔了750畝地,是不是有貪汙的嫌疑?沒有歷史概念的人,肯定會這麼想,畢竟這相當於新中國1000人的佔地面積了。我們拿一段歷史資料來說明這個問題。

品第一者佔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三品四十頃,第四品三十五頃,第五品三十頃,第六品二十五頃,第七品二十頃,第八品十五頃,第九品十頃。《晉書,食貨志》

這裡講述的是西晉王朝時期,官員們按照品級,可以獲得的相應田產,西晉距離三國最接近,所以更有說服力。其中第一品可以佔據50頃的田產,而第九品也有10 頃的田產。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正兒八經的執政者。他在蜀漢算得上是超一品的官員了,可是才有15頃的田產,只跟西晉王朝第八品的官員相當,縣令都是七品官,你說諸葛亮比縣令得的田產還少,這過分嗎?那簡直太清廉了有沒有?

再看看800株桑樹,是什麼個經濟狀況。就目前來看,一畝地可以種1000株桑苗左右。就算放寬間距,成年桑樹種植的話,一畝地也能種個400株左右。

也就是說,諸葛亮他們家的桑樹,佔地面積,也就只有2畝地。你覺得一個國家的丞相,擁有2畝地的桑樹,這也算貪汙嗎?我都不好意思說了。

諸葛亮除了丞相的身份,他還是武鄉侯。

不少人對諸葛亮有誤解,認為他只是給人家幹活的打工仔。其實在古代,爵位制度,就是為了讓普通打工仔擁有做老闆的感覺。

現代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給員工分股票,其實就是從這種爵位制度裡吸取的經驗。員工的收入高低,和公司的業績直接掛鉤,他們當然樂意996了。

當年李廣努力了一生,就是為了能夠拿到漢朝的股權,封個侯,結果到死也沒能實現。諸葛亮被劉備封為武鄉侯,這個爵位並不低。

要知道侯爵主要分為關內侯和列侯。其中關內侯又分為縣侯、鄉侯、亭侯等。其中縣侯的級別大於鄉侯,鄉侯大於亭侯。

關羽就是漢獻帝親封的漢壽亭侯,他為此驕傲了一輩子。而諸葛亮的爵位難道是鄉侯嗎?還真不是,他這個武鄉侯,其實是個縣侯,武鄉縣的侯爵,所以被稱為武鄉侯,或者簡稱武侯。

他這個級別的侯爵,怎麼也得是個萬戶侯。也就是說,按道理要有一萬戶人家供養著他,只給他交稅。

可是我們會發現,諸葛亮只有那麼15頃田產和800株桑樹,壓根就沒有萬戶食邑。這就是諸葛亮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了。

由於他的食邑之地在琅琊武鄉縣,這地方當時在曹魏手裡,所以一日不奪回中原之地,諸葛亮一日不會享受該食邑。如果諸葛亮貪心一點,完全可以讓後主給他封一個成都侯,或者漢中侯之類的,這樣他就能實實在在地享受食邑了。

諸葛亮的思想境界,不是我們能比的。

我就問你,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他一輩子圖什麼?從小努力讀書,一生沒有子女,去世以後,還將骨灰灑在了空中。可謂是真正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他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這樣的偉人,我們普通人是很難去揣測他們的想法的。同樣的道理,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其實也是志存高遠。

很多人拿他跟曹操比,說他就是蜀漢的曹操。這種話簡直惡毒至極,實在是沒話題的,所以才會另闢蹊徑來汙衊諸葛亮。

曹操打仗把兒子們從小就帶在身邊培養,為啥?就是為了培養接班人。所以曹操年長的兒子個個優秀,曹昂、曹丕、曹植、曹彰,哪個不是人中龍鳳?這就是曹操的深謀遠慮,他很早以前就想著傳位的事情了。

可諸葛亮呢?他唯一的兒子諸葛瞻,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出生,諸葛瞻8歲的時候,諸葛亮就去世了,所以說他壓根就沒工夫去教育兒子,顯然是沒想著傳位這種事情。如果有這個心思的話,諸葛亮早就應該多生幾個,跟曹操比賽了。

而且曹操強行給自己加九錫,封魏王。這本身就是臣子要謀逆的舉動,畢竟劉邦曾經說過異姓不能封王,難道曹操姓劉嗎?

再看諸葛亮,他到去世,也只是個武鄉侯。李嚴曾經多次勸他加九錫,都被諸葛亮嚴厲地拒絕了,這就是諸葛亮的偉大之處。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歷史上很難看到第二個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了,他不為自己的後代著想,不為自身的級別著想,一心就想著報國安民。

這種歷史形象,難道不值得讚頌嗎?為什麼非要挑字眼似的來汙衊諸葛亮呢?我記得周總理曾經下死命令:誰破壞武侯祠,就殺誰的頭!

最新小說: 穿成育場女奴,我靠生崽統御獸世 末世之有靠山做女王 乖乖女又在末日遺蹟掉馬甲 重生後我選擇嫁小叔子 瞎子?不,怪物之主! 狂飆前傳 那年,短暫經過你的世界 碳塑星球 妖魔江湖 全球進化重生之後一路狂飆 帶全系異能重生,她成了末世團寵 西施傳奇 重生八零,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 修仙:我的天賦有億點強 重生了,那就嫁強大又短命的丈夫 神秘遺蹟的冒險之旅 說好全民爭霸,你搞壟斷什麼意思 穿越七零:大佬,你的孩子重生了 農門長姐:她只想種地養娃 鑑寶:開局覺醒黃金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