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也正在想事情,杭州來書信,北魏頻頻過境騷擾,似有大軍入侵梁朝之意。
而馬太守在這個時間上發來書信,大有讓自家兒子棄筆從戎的意思。
蘇也倒不是氣馬太守不顧兒子安危,想將兒子送上戰場赴死,她只是氣書信中提到的北魏眼線之事。
國與國,自古就存在著眼線細作,這也是正常的。
但倘若這眼線就是梁朝自己人,這不就是通敵賣國嗎?
前線將士誓死捍衛國土,可倒好,背後自家人暗戳戳的捅上一刀。
蘇也雖是局外人,但愛國情懷很濃重,不管在哪個位面,都能盡職盡責的將自己代入原本身份中。
而這種情懷,放在盛世,再誇張點,就是憤青。
但放在亂世,就是理所應當。
尤其是蘇也這種到死都在追求刺激的人,盛世裡,她也能規規矩矩的做一個三好良民,但如果讓她選擇,她寧可做亂世裡一個今朝不知哪天死的小兵。
生而絢麗,死而壯烈。
只是,很明顯,祝英臺被她這種絢麗和壯烈嚇到了,埋在水裡,她有些惶恐的望著澡池一角的人:
“馬……馬文才?”
祝英臺是士族長大的千金小姐,哪兒經歷過殺氣戾氣。
所以,此刻,她是真的被嚇到了。
水汽溼潤,蘇也很快收起眼裡的殺戾之氣,面無表情的瞟了一眼祝英臺,嘩啦一聲,從澡池裡站起來,風光無限好,但卻嚇得祝英臺小聲驚叫,趕緊捂住眼睛。
然後,耳邊是衣服的悉悉簌簌聲,又過了一會兒,祝英臺感覺頭上有東西垂下來,睜眼,是她的衣服衣帶。
而拎著衣服的人,已經著好衣服背對著她。
祝英臺雖然猜不透他的心思,但咬了下唇,還是接過衣服,臉潮紅,聲音低小的幾乎讓人聽不見:
“你……你不準偷看!”
沒人回應,但那人依舊一動不動的背對著。
遲疑了下,最後,祝英臺還是從水裡出來,緊張忐忑但動作極起快速的將衣服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