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玄看的沒錯,這棵碩大無比的樹幹,正是建木,許久之前,曾來過此地。
只是此時,樹枝之上再無他人。
“老朋友,我們又見面了,正好我能吃個飽!”
他一聲大笑,抬起雙手向建木樹皮抓去。
不消片刻,一股泉水般的的瓊漿從樹幹上噴薄而出,他連忙一邊拿出寶鼎接住,一邊用嘴接著瓊漿狂飲。
如此這般,反覆數次,九龍九色混元鼎接滿,他自己體內的仙元業已灌滿,這才任隨其樹幹自我恢復。
他再一轉手,又將百忍天帝贈予的卷軸拿出,仔細檢視起來。
一炷香後,微微點頭,這才明白,此卷軸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是有其他的妙處。
確切點說,這個卷軸是一部天書。
展開卷軸,就見卷首寫著“玄黃恆古山海經”幾個雄渾金字,再之後,則是畫著數以萬計的山川與河流,每座山與河流之側,皆有備註,並有無數大小的部落與城池。
《玄黃恆古山海經》卷軸分為《山經》、《海經》和《大荒經》三大部。
前者又分《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五中部。
中者分《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和《海內經》九中部。
後者分《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和《大荒北經》四中部。
每一中部,又細分數個次經,不但人文地理詳細,而且也把天宇中的星斗與經卷中的山川河流萬物一一相對應。
可以說,聖十玄看過之後,深感震驚,這是他前所未見之書。
看過方知,凡塵所見的寰宇星辰以及所謂的萬物,在上古大陸上都有對應標識,換句話說,世間萬物,皆為經文,只是人世間少有人能看懂罷了。
特別是最後一部《大荒經》,介紹的竟是蠻荒。
蠻荒是介於仙界與神界之間的清野之地,在上古大陸中,竟然有東、西、南、北四個出入口,實在是令人驚喜。
那豈不是說,上古大陸與神界僅僅是一門之隔!
這怎能不喜?
因此,聖十玄認為,此乃一部奇書,並且是天下奇書。
聖十玄合上卷軸,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目光遠眺。
這一次,他所要去的地方極遠,為上古大陸之中的逐鹿之野,相當於橫跨半個上古大陸。
按著《玄黃恆古山海經》所注,逐鹿之野位於上古大陸之中,是一塊位於《中次七經》中的鼓鐘山之南、《東次一經》中的泰山之西、《中次十經》中的兔床山之東和《中次十一經》中的雞山之北的廣袤之地,人跡罕見,正因為如此,才作為各小界爭霸賽場之所。
相傳上古之時,人類的黃帝為了統一四野,八方征戰,他首先是族內爭權,其與本族的兄弟炎帝發生戰事,決戰於阪泉之野。
後者戰敗臣服並退至涿鹿之野。
但是涿鹿的九黎首領蚩尤卻趁機西犯,大敗炎帝,炎帝只好求助黃帝有熊氏,即軒轅氏,於是,一場大戰上演。
炎黃二帝先是率眾在涿鹿之野與蚩尤大戰,後者敗退東方冀州之野,炎黃二帝追至,又在冀州之野與蚩尤決戰,後者戰死,被葬於涿鹿之野北端的蚩尤丘。此戰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不但上古大陸震動,就連天界的眾神也被驚擾,因為此戰是女媧所造之人族第一次與上古大陸土著黎氓之戰,此戰役最終以炎黃二帝勝出,自此,人族在上古大陸立足,所視之地,皆為王土。
聖十玄的分身德豐,就是消失在蚩尤丘。
而現在聖十玄所在位置,卻是位於瀕臨南海北岸的雷澤之濱。
雷澤之濱又稱雷澤,乃是雷澤大神所居之地,相傳太古之時,妖族的華胥氏在此地玩耍,看到一行巨大腳印,好奇踏入當中,然後孕生伏羲和女媧,因此,此地也算是一處名勝之地。
要想前往蚩尤丘,聖十玄須越過無數重山,歷經千百道江河,方可到達,所以說起來,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為防不測,聖十玄將阿彌陀佛所贈的血色飛翼麒麟喚出,作為騎寵,雖然在速度上略遜一籌,但是卻可保證自己平安,畢竟此騎寵是上品神皇修為。
血色飛翼麒麟剛一喚出,立刻仰天一聲長嘯,隨即匍匐在地,靜等主人上位。
聖十玄一見,心裡格外高興,有此猛獸傍身,就算遇到神人也不須多讓,於是,他翻身躍到後者之背,盤膝坐下,心念一閃,麒麟騰空而起。
血色飛翼麒麟飛昇之後,升至萬丈之高,然後化作一道紅色殘影直奔正北而去。
按著地圖所示,涿鹿之野距離身下之地近百億裡,可謂是極遠,就算血色飛翼麒麟不停的展翅神行,也尚需數日,因此,聖十玄倒也不急,告知騎寵的去向之後,便穩穩的坐在後者之背,俯覽著身下奇妙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