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
至於唯二參與其中,且死活不贊同的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意見忽略不計。
“林九溪她三番兩次的挑釁朕,還真以為朕是怕了她不成。出兵,把冀州給朕收回來!”皇帝自然也像其他人一樣忽略了他們的意見,找回自己失去的面子。
兵部尚書見事情已成定局,也只能嘆著氣問道:“不知陛下打算抽調多少人馬?要從哪裡抽取?”
“既然上次三千人馬被他們打敗,那這一次就多加些人,直接從邊境調取三萬人馬把這邊收拾了再回去。”皇帝理想當然的說道。
因為除了皇城護衛之外,大多數士兵都已經被抽調去了,與南宮鏡那邊對峙。
所以現在需要用兵,自然是那邊的更多。
皇帝把命令傳了下去,兵部尚書不想從也得從。
兵部尚書是比林將軍還要老油條的人,缺少糧草軍餉,他可不會自己去籌借,就是伸手向戶部尚書要。
戶部尚書不肯給,他就直接在第二天在朝堂上向皇帝一樣,反正命令是皇帝下的,自己只是個執行任務的。
這壓力瞬間就由皇帝轉移向了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叫苦連天,也只能答應。
縱然兵部尚書已經按住了壓力,給攻擊南宮鏡那邊的人儘量留下了時間優勢。
那邊捷報也頻頻傳來,可惜這些都沒能讓皇帝改變主意。
他一心一意就要給林九溪一個好看,要拿回冀州,拿回自己的面子。
在他們發兵的當日,林九溪就已經收到了訊息。
三萬人馬不多不少,正是他們這邊能湊得出來的人數的六倍。
如果要直面戰場,林九溪可以說自己是必輸無疑了。
別說甕中抓鱉,圍魏救趙,自己可能就要成為那被抓的鱉。
不過,林九溪對此並不擔心。
她既然能夠懶得下這瓷器活,自然就已經準備好了金剛鑽。
她不著急,玲瓏倒是比她還要著急。
“看不出來,皇帝這回居然使了個大手筆。恐怕是真想要置你於死地!你有打算好了要怎麼死嗎?”玲瓏說道。
林九溪笑了笑:“玲瓏阿姨真是愛開玩笑,我可不是願意會中道崩殂的人,當然是做好了準備。”
“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