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九溪親自帶著人,起碼前往玲瓏所說的菜刀鎮。
菜刀鎮地如其名,最擅長打菜刀。
因為這裡的鐵多,至少相對於其他地方,這裡的鐵數量是頗多的。他們能夠從鐵礦渣石中在重重再重重加工,提取到一部分剩餘的鐵。
鎮子上的鐵匠,將鐵冶煉出來後,再把他們經過層層錘打,製作成為手工的菜刀。質量堅硬,又輕又薄,結實耐用。
這些如同後世的品牌一樣,被迅速的傳播了出去,給這裡帶來了大量的生意。
於是這陣子上至少有大半的人家都是做菜刀相關的生意,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放著一個燒紅的鐵爐子。礦渣投入其中,經過不斷的淬火,慢慢的錘打出來。
大約是因為名字也足夠霸氣,所做的生意也是費力氣的活。所以這裡的鐵匠們裸露著上半身,肌肉結實,一個個看著就不好惹。
林九溪找到一家能夠生產出圓把柄菜刀的店鋪。
“我不是來打刀子的,我需要你幫我打製出這些東西。”林九溪拿出自己策劃的圖紙。
上面都是許多圓圓圈圈的鐵管,還有奇奇怪怪造型的東西。
如果後世之人,看見這張圖紙,將它們拼接在一塊很簡單就能明白,這是一個簡易火統的設計圖紙。
但是菜刀鎮的鐵匠看不明白,他直接告訴林九溪:“這個太難了。”
“很難嗎?只需要把它們打成圓管,其餘的小部件,你打成方塊,然後拿小鐵鋸子將它們割開就可以了,最後再打磨一下。”林九溪就覺得自己已經儘量將火統的造型,簡略到不能再簡略的地步。
比起她用慣了的槍,這東西一看上去可差的遠了。
鐵匠告訴她:“你要的圓管是厚薄均勻的,還是粘在一塊兒沒有縫隙的。這可不容易。”
林九溪十分上道:“錢管夠。”
鐵匠不再反駁有錢的主僱,他說:“我去向其他人打聽一下。”
林九溪也沒閒著,她找了幾家在鎮子上名聲最好的,鐵匠鋪門口爐子最多的。
同樣將手裡的圖紙交給他們問能不能打?
得出來的結論還是一樣的。
他們是拿大錘子一錘一錘的將東西打造出來,生產的也多半是向菜刀,剪刀這樣的平面。
鐵圓管是沒有辦法這麼錘出來的,它必須先錘成一個完全薄厚均勻的平板,然後再想辦法把它們捲成一個圓管。
“我聽說你們也有些人會打圓形手柄的菜刀啊?這個不是差不多的嗎?”林九溪感到奇怪。
“那是上山砍竹子的,而且它不要求薄厚均勻。”他們是這麼告訴她的。
林九溪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如果這麼困難,那麼最開始製作火統的人,他們是怎麼製作出圓形的統管的?
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林九溪忽然想起了,自己當初定製首飾時的一個詞。
失蠟法。
這個詞還是林九溪為了定製一個金耳釘,才聽定製商人說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