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界如何對他咬牙切齒,李建輝沒有任何要改變的意思,面對記者採訪,雖然沒有明說對未來幾年地產的不看好。
但話裡的意思讓所有人都清楚,這位對於未來房價的態度是比較悲觀的。
什麼銀行戰略調整,什麼扶持其它行業,這些都無法掩蓋不看好未來幾年地產發展的事實。
當記者詢問是否會再現73年的情形,李建輝回答的模稜兩可,這更加重了很多人的擔心。
在看空地產的同時,李建輝卻加大了在香江其它產業的投資。
在6月13號的時候,玉獅集團總部和發動機研發生產基地在天水工業園開工建設,這也標誌著香江有了自己的汽車品牌,明年的時候,市民就能夠駕駛本地品牌的轎車,坐上本地品牌的巴士。
在同一天,香江燃氣公司、新界電力公司總部和相關配套設施也正式在元朗動工,總計劃投資100億港幣,其中電廠計劃投資70億港幣,燃氣公司計劃投資三十億港幣。
為了這一計劃,欣建系再一次進行了融資,融資額度為一百億港幣,融資後估價400億港幣,李建輝個人股份也從51%降低到了38.25%。
受於欣建銀行、連卡佛、屈臣氏、黃埔航運相繼上市,加上欣建置業的高速發展,欣建集團估值也大幅度提升,半年前融資後估值為220億港幣,而這次融資後估值則到了400億港幣,半年漲了80億港幣,這在很多市民看來不可思議。
不過在香江頂層看來就正常多了,受香江經濟高速發展利好,目前香江第一上市公司是滙豐控股,總市值已經高達650多億港幣,在香江股市一騎絕塵,半年時間總市值上漲了近兩百億港幣,欣建集團與其比起來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渣打雖然也不錯,但僅僅只有不到四百億港幣市值的它似乎越來越沒有資格與滙豐平起平坐。
反而是欣建集團,以目前估值來看,足以位列滙豐之後,排在第二的位置。
這也是目前唯二對滙豐有威脅的企業之一,另外一家則是輝鴻集團。
別看輝鴻集團半年前估值只有兩百多億港幣,主要還是因為沒有上市的緣故,在盈利上面,輝鴻集團現在並不比滙豐差。
尤其是在整個產業鏈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輝鴻集團利潤大幅度提升。
李建輝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滙豐,在自己拿下和記黃埔與會德豐,包船王九龍倉也與永隆銀行合作情況下,其盈利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市值同樣不斷飆升。
要是欣建集團和輝鴻集團不上市,香江第一家突破千億市值的估計還是滙豐。
目前欣建系旗下第一上市公司會德豐置地經過上個月融資30億港幣,市值巔峰時突破到了126億多港幣。
不過這幾天因為李建輝自己作死,讓香江地產股集體殺跌,會德豐置地也被殃及池魚,目前市值為114億多港幣,距離滙豐的差距還非常的遙遠。
哪怕排在香江上市公司第三的中華電力市值也已經高達240多億港幣,要想登頂香江上市公司第一,這些集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香江股市目前上市公司質量有著很大的差距,看看前三大公司,一個六百億級,一個三百億級,一個兩百億級,一個一百億級,剩下的都是百億級以下。
這也導致恒生指數極其的不穩定,受頭部公司影響非常嚴重,尤其是滙豐和欣建系。
別看欣建系最強的會德豐置地市值也才114億港幣,但架不住上市公司多。
和記置業、黃埔控股、會德豐控股、連卡佛、欣建銀行、黃埔航運、屈臣氏、佳藝集團、淘化大同,所有欣建系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加起來將近六百億港幣,足以影響到香江股市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