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驅使之下,大部分人都會點進來看。
然後下面的評論,滿滿的吐槽。
“別鬧了好吧,那是修橋,不是玩泥巴,三個月修一座長達約60千米,還是跨海的大橋,官方沒睡醒吧。”
“能不能認真點啊,出了事,就用這樣的新聞轉移視線,這好嗎?”
“他要能三個月能完成通車,我糞池潛泳!”
“散了吧,今天愚人節,逗你們玩兒呢。”
“別說三個月,給你三十年,都修不好,對,我說的!”
“連官媒也開始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了嗎?”
“不久前官媒給秦院士發聲,我以為官媒改變了,現在看來改變個狗屎!吹牛第一名。”
“老老實實修橋鋪路不好嗎?非要搞噱頭博人眼球,官媒為了流量也自甘墮落了?”
……
與預料中的一樣,評論都是質疑聲。
娛樂媒體發這些,下面的評論大概就是:“路過”、“呵呵”、“傻逼”、“舉報垃圾小編”……
官媒就不一樣,擁有公信力。
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國家臉面,說些大話套話,會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感到丟臉。
對於評論裡的質疑,官媒並沒解釋,也沒刪除。
向公眾釋放了一個訊號:暢所欲言!
大家也沒辜負,一個夜晚的時間,評論就飈到了一千條,轉發上萬。
差不多到此為止,不會再有多高的增長。
真正會關心國家大事的人,其實並不多,關心國家大事且上網的,就更少了。
加上官媒沒有提秦平的名字,吸引的關注有限。
如果是某某明星出軌、某某小鮮肉發單曲演電影、某某女明星鬧緋聞,那關注度和流量,絕對會蹭蹭蹭往上漲。
這,就是娛樂至上的悲哀。
哪怕經歷過了之前秦平被網暴事件,當熱度退去,關注的人也漸漸少了下來。
另外也是秦平並不在公眾視野中活躍,連個圍脖也沒有,別人想關注也找不到地方。
官媒被罵了一晚上,任何難堪的話語都沒有刪除,有網民忽然間反應了過來。
“那麼多年了,終於遇到一個不刪評論的官媒,小心肝兒總在顫抖,一點不踏實,會不會是有什麼大事要宣佈?”
“樓上說的對,我也有這種感覺。”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夫夜觀星象,此事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