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了半月,西南海港這邊,蔣易給趙幽蘭定下的練習期已經到了,這一天,蔣易來考核趙幽蘭的練習成果,一個月的時間,錘子基本上沒離開過手,趙幽蘭即便每天累得腰痠背痛,還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蔣易讓趙幽蘭打造一柄匕首,和一枚繡花針,這兩樣東西雖然都是小件,但是工藝水準也不見得能低到哪去,尤其是繡花針,生產一枚繡花針對於趙幽蘭這種初級選手來說全靠一把錘子是不現實的,趙幽蘭需要自己製作模具和滾輪壓機,最終花了一天半的時間完成了此項考核,蔣易看著趙幽蘭交上來的兩份考核成績,蔣易將鋼針拿在手中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嚴肅的點評道:“鋼針表面包漿有不少瑕疵,是由於模具粗糙造成的,經過一個月的練習,你的手藝水平也算入門了,接下來你想學什麼?”,
趙幽蘭:“機關術!”,
蔣易:“機關術是個概念,體系可大可小,若說小,我已經算是行家了,但往大了說,我也不過才剛剛入門而已,林青山才是當今水平最高的那個人,他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我不知道,畢竟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可以佐證,但是勝我十倍應該是沒問題的,機關術一般情況下只代表機械結構和和實際應用,最明顯的就是投石器和暗器,但是在往深處說,鍊金術也包含在機關術裡,因為鍊金術一直都是機關術的核心,這個概念就像是食材和美食之間的關係。有好的食材不一定能做出美食,但是好的食材一直都是一道美食的先決條件,食材的水平關係到美食的上限,鍊金術和機關術也一樣,但是鍊金術嚴格意義上講又不屬於機關術,鍊金術裡的奧妙從偉大的初代一直到你看到的這個世界萬物,鍊金術不但是機關術的基石,而且也是陰陽術,道術的基石,還有一些概念現在說給你聽你不一定能聽懂。我給你舉個例子,林家莊能在短短數年之間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林青山功不可沒是眾所周知的,也是所有人公認的,但是林青山的具體實施方法則被外界以天縱之才一言概之,你在林青山身邊也待了近一年時光,你可看出了什麼?”,
趙幽蘭:“我什麼都沒看出來?”,
蔣易:“真的?”,
趙幽蘭:“我看到的林青山城府陰沉如淵,為人貪婪狡詐,只是在行為上從未做出失格之事,才不至於天怒人怨,若是日後德行有虧,林家莊必定會快速衰落,而且永遠不可能恢復到今日的盛景”,
蔣易:“你的話只說對了一半,林青山城府深沉是真的,為人貪婪狡詐也是真的,不守孔孟之禮,好色,吝嗇,這些缺點統統都有,但是他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把這些壞習慣付諸實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部壓力太大,林青山只能如此,林家莊現在雖然已經成長為頂尖門閥,但是跟排在前三位的三個門閥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林青山這種人天然的深得民心,這一點一定會被所有的世家門閥視為眼中釘,所以他一旦現在起事,必定會被群起而攻之,在這種環境下林青山能剋制自身的慾望也可以勉強說得通,但是你認為這就是他的全部了嗎?”,
趙幽蘭:“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他的全部,在大是大非上,他從未讓人失望,淝水戰爭期間他率領數千殘兵打穿了秦國的東線戰場,最後的虎牢關決戰中他的謀略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後將戰爭結束的時間大大提前,西南平叛戰爭,他雖然出兵的目的不純,但是依舊為戰役全域性做出了重大貢獻,最後他冒著不惜開罪司馬洪的危險保下了一個無關緊要的民族英雄,石頭,這一點,放眼天下,能做到這件事的恐怕只有他,這次即將到來的北伐,他以近乎白送的方式借出了數量巨大的軍備,單憑此一節,即便北伐再次失利,他也問心無愧,起碼屬於林家莊的那一份貢獻,林青山已經交全了”,
蔣易聞言目光一亮:“沒想到你還能想到這一層事情,那你可知謝安來借兵器還有另一個目的?”,
趙幽蘭:“試探!若是林青山不願為北伐支援糧草軍械,那就說明他有異心”,
蔣易:“沒錯,這一點我也是最近才想到的,謝安是一個政治天才,當得起丞相這一稱謂,可惜他還是失望了,如此巧妙的設計還是沒能試探出哪怕一絲一毫的破綻,但是這件事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知道是什麼嗎?”,
趙幽蘭:“是什麼?”,
蔣易:“支援北伐是共識,是本分,林青山支援這麼多武器出去恐怕根本就沒考慮過謝安的試探,只是將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本分,這種類似的事其實也不少,比如林府內沒有奴僕,林青山那一頭短髮,還有林府裡的高腳傢俱,這些事情樁樁件件都跟當今天下的主流意識形態迥然不同,難道是林青山不知道?這絕不可能,林青山那一頭短髮,除了北方的胡人,和一些四流的門派,再也找不到類似的例子,而且林青山的這頭短髮要是細細考究,跟胡人其實並不搭邊,再往歷史上看,林青山這樣的生活習性也並非他的首創,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墨家曾倡導的苦修都是這方面的改革,短髮跟長髮相比,從實用性上,短髮可以甩出長髮二十條街,長髮的好處僅僅只有兩樣,美觀和文化傳承,這兩樣東西林青山並不重視,所以也可以解釋,再說高腳傢俱,席地而坐的傳統起源於上古,那時候還沒有凳子,椅子這種傢俱,傳承至今,席地而坐仍是社會的主流,只有那些貧苦人家沒有購買席子的財力或者製作草蓆的時間以及物料才用石板或者矮凳代替,從地域上講,席地而坐的傳統起源於中原,總的來說都在長江北岸,前幾十年衣冠南渡之後才在南方流行起來,其實在這之前,南方地區的普通人家包括客棧裡都是用的高腳傢俱,原因無他,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氣候溫暖潮溼,一張席子墊在地上不但起不到隔塵的作用,反而會沾上嚴重的溼氣,家裡要是有石板鋪成的地板倒還好,但是要是在泥地上鋪上草蓆,跟不鋪也沒什麼區別,我相信隨著時間慢慢往後發展,林青山的這種生活方式一定會成為南方地區的主流,至於林府內沒有奴僕,這可能是林青山最可疑的地方,一般人都會想這一定是林青山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唯恐被外人洞悉,但是實際上根據我的觀察,林府內除了林青山的那個小院子,再也沒有什麼秘密值得隱藏,更多更大的秘密都在外面的武器庫和寶庫裡,所以林青山這樣做很有可能也只是源於一種生活習慣,綜上所述,林青山在外人看起來的諸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其實都不是什麼秘密,至少在林青山他本人看來是這樣,同理,你看到的那些林青山的表象也是如此,這些東西在你看來很不可思議,但是在他看來這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有的事情都有基本準則,他看見美女都會流露出在你看來很下流的表情,但是實際上呢?這是每個男人的正常反應,包括我也是如此,當然,也不排除有人眼光度獨特,真正決定事情性質的是之後的行為,林青山咽完口水之後又會像一個沒事人一樣,我看完只有或許會笑笑,有的人會追上去很不禮貌的搭訕,有的人會花大把的時間去打聽這個美女的出處,然後三媒六聘,或者使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把她娶到自己家裡,還有些自知沒有能力追求的人或許會跟著一路看個夠,林青山這種行為不光在你看來有問題,我也看不慣他這種行為,但是事實又如何呢?所有人看不慣他就一定是他錯了?或許錯的是我們所有人呢?真理靠的可不是人多,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若是我們真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怎麼就被胡人趕到南方來了呢,若是林青山早生三十年,胡人還能翻得起這麼大的風浪?所以說,林青山的城府有可能沒我們想的那麼深,只是說他的這種生活習慣幫他免疫了絕大多數的陰謀詭計,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東西也是機關術的內容?”,
趙幽蘭:“這些跟機關術有什麼關係?”,
蔣易:“機關術的一個大方向就是鍊金術,鍊金術這一門可以說完全沒有規律可循,起碼現在來看是這樣的,鍊金術的成功需要大量的時間以及物力作為基礎,我才來到林家莊的時候,林青山已經在這方面做了足夠的鋪墊,很難想象,在林青山的計劃中,鍊金術的研究竟然是排在最前面的,其餘的所有工程都必須為鍊金術讓路,包括武器製造,林家莊的鍊金術真正起步應該是從昨年年初林青山買進的那一大批礦石開始的,林青山把這最重要的事業交給了林小青,但是那時候除了林青山本人,包括林小青和那些工匠沒一個人知道林青山這麼做的目的,直到之後第一批新式武器開始量產,那時候可能才有人重視林青山這種看起來毫無邏輯且費時費力的安排,實際上林青山在這方面的安排上近乎完美,我從林小青手裡接過工坊,在鍊金術這一塊的系統工程中幾乎沒做任何改動,林青山的寶庫也挺有意思的,一般情況下,寶庫裡都應該放大量的金銀財寶,或者一些字畫古玩,但是林青山寶庫裡放的全是一些用途不明的石頭,這些石頭中的絕大部分可能要在倉庫裡放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即便最後倉庫放不下,也必須要留一些樣本,不可能全部扔掉,你認為這種行為可以理解嗎?”,
趙幽蘭:“連你們都不認識那些石頭?”,
蔣易:“很正常,鐵礦石的種類光我知道的就是五十五種,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那就更多了,這些鐵礦石也很有意思?有些純度很高,直接開採出來的礦石竟然比提純過的還要精良,有些鐵精,鐵母,玄鐵等等,更是鍛造神兵利刃的絕好材料,但是越好的東西儲量越小,這一點幾乎是無解的,因為越好的東西往往越重,越重的礦物便越難形成,這一結論由我的祖師第一個寫入書籍,參考的物件包括木材,動物等等等等,你有沒有發現越好的木材往往越重,而生成的時間也比普通木材更久。比如檀木,沉香木,紅木,拓木,你或許會說這些木材少是因為砍伐的人多,的確,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這些木材生長緩慢卻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看起來跟機關術也不搭邊,這兩個體系在林青山手裡竟然奇蹟般的合二為一,你知不知道春秋時期的戰車是如何建造的?”,
蔣易:“請先生解惑?”,
趙幽蘭:“春秋時期的戰車製造工藝比林青山的戰車要好得多,但是這種好完全是靠材料堆出來的,從春秋直到東漢,所有戰車最次的用料都是紅木,直到這個朝代,林青山改變了這種局面,就算是一輛純紅木的戰車,光是一身的木材下來都價值數十輛白銀,但是林青山只在軸承和車轍等關鍵部位使用了上好的木材,其用量不到整車的兩成,其餘八成都是以柏木為主,甚至還混雜了一些松木和槐木,而且軸承和車轍這些地方的木材用料很小,十年的小木材便能砍伐使用,你要知道,木材的年份越久越大越值錢,這樣一來林青山的戰車又要便宜一大截,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棵直徑兩尺的紅花梨,整棵樹大概價值二百兩銀子,若是用這顆樹來建在常規戰車,最多隻能建造兩輛,但是若是使用林青山這種辦法,則至少可以建造二十輛,你沒聽錯,就是十倍的差距,再往後的使用階段,效費比差距更是驚人,我這僅僅算的是材料錢,春秋時期,各路諸侯傾舉國之力建造積累近百年才能湊齊號稱的戰車千乗,但是林青山就靠著少量的外購和林家莊周圍的數萬頃柏木建造了上千輛戰車,然後謝家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就建造了上千輛戰車,王家的建造兩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兩千輛,這些數量可不是號稱而來,而是實打實的戰車千乗,若不是林青山迫於形式才開的這個頭,誰能想到事關戰爭成敗的戰車還能這樣造?林青山之前沒人搞戰車原因是多方面的,戰車建造工序繁雜,使用不便,將領沒有使用經驗都是主要原因,但是這裡面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戰馬上,一輛戰車標準配置兩匹戰馬,受限於領兵者的個人能力和千年以來的快攻準則,兩個騎兵的戰鬥力遠遠高於一輛戰車,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取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直到林青山的出現,林青山的這種戰爭思想很先進,起碼高出當前這個時代很多很多,但是兵法我懂的不多,這也不是我們今天該討論的,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機關術的另一個方面,批次製造,這是林青山機關術的核心,也是我望塵莫及的地方”,蔣易說道這裡完全把趙幽蘭繞懵了,蔣易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竟然轉到了林青山的批次製造工藝上來了,但是在她看來蔣易說的這幾件事完全都是相互獨立的,唯一的聯絡就是一個名叫林青山的人,蔣易看趙幽蘭的表情也知道了趙幽蘭沒有聽懂蔣易的邏輯,但是他並不在意,這些事的邏輯關係不明顯,趙幽蘭拼不起來也很正常,於是他繼續講到:“林青山設計的***,我親自做過測試,全力一擊足以將一個重騎兵連人帶馬劈成兩半,這種***威力這麼大,其原因就在於刀刃部分主要是由黃金打造,刀身的結構很複雜,跟你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以後等你等級夠了可以自己去拆一把來研究,這把***應該算是現在林家軍裝備的最高工藝水平了”,“黃金?”,趙幽蘭終於問道了一個有實質意義但是意義不大的問題,蔣易:“沒錯,就是黃金,黃金也是稀有金屬的一種,只是長期作為貨幣和貴重金屬存在,用黃金打造兵器也不是林青山首創,春秋時期的干將莫邪,始皇帝手中的天子劍都有相當高的含金量,起碼劍刃上黃金的比例很高,黃金的各方面武器屬性除了重量,都要勝過青銅和鐵好幾倍,真正制約黃金武器大批次製造的難點在於黃金的融化需要很高的溫度,燒紅之後鍛打的難度也比精鋼材料要大太多太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需要三倍以上的力量才能完成與鋼材武器的鍛造,三倍的力氣,我能達到,但是由於黃金材料出爐之後由於其超高的溫度導致散熱也會更快,所以需要在比鐵更短的時間裡完成比鐵更高頻率的錘打,三四個會合我也能堅持下來,但是一把黃金武器的鍛造成型起碼需要兩百個會合,這是最低標準,實際上若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失誤,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修正或者回爐重造,綜上所述,想要完成一把黃金武器的製造非常非常的難,一名水平超高的工匠,一個溫度達到融化黃金的熔爐,還有一整套的生產工藝,缺一不可,製造緩慢,成品率低,但是林青山這裡的實際情況是,林家莊在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生產了三百把這樣的武器,最後讓計劃終止的原因是作為原材料的黃金出現短缺,製造速度堪比青銅器,成品率高得令人髮指,這種壯舉林青山他確確實實的就是辦到了,你能說什麼呢?最後他為了我,費了極大的成本將整個生產線重啟讓我觀看整個生產流程,我看完之後覺得這很簡單,一整套的生產裝置我都能製造出來,只要花足夠的時間,我鑄造一把黃金武器甚至不需要這一套裝置,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套裝置,我事後再三回想,我如果沒看到這套裝置,真的造的出來嗎?設計需要靈感,這一點我可能辦不到,比如,第一個關鍵點,將黃金和其他重金屬融化,這個過程需要很高的溫度,常用的辦法是建造一個大型的高爐,用高爐中間的極度高溫融化黃金,這種高爐林家莊有,但是重啟這樣的一個高爐成本太高,而且高爐這一段的工藝也沒什麼好看的,所以林青山就用了一個我打死都不可能想到的辦法完成了這件事,這個辦法也不是林青山的首創,歷史上有過很多這種例子,但是無數先輩們用血淚積累起來的經驗被林青山領悟到了精髓,哎!”,蔣易說道這裡,面上帶著笑容,但是嘴裡卻傳出無比沮喪的語氣,細細品味,這句話並不是對自己的無能感到失落,而是對林青山的才智感到拜服,趙幽蘭疑惑的問道:“是什麼辦法?”,能讓蔣易如此評價,林青山的辦法一定是一種極為巧妙且效費比極高的巧藝,蔣易並沒有告訴趙幽蘭細節:“這個工藝我不知道是不是林青山首創,但是在這之前我從未聽說過當今世上還有這種工藝,所以這還算是林青山的秘密,我也不能告訴你,待日後,有機會你自己去問林青山,我們回到正題,我看完林青山的工藝流程之後,感覺也就那樣,沒有絲毫亮眼的地方,只要我有足夠的材料,我自己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但是問題就出在這兒,當今世上,能把這些材料全部湊齊的人或者家族絕對不超過二十個,像是祝家莊這種士族,雖然家大業大,但是想讓他們從庫存裡湊這麼一套機關工坊出來,還真的辦不到,說白了,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值錢物件,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收藏價值,不光沒有收藏價值,東西放著佔地方還有花費很多精力去維護,所以沒人會有心去留意這些東西,林青山的倉庫非常有意思,每次工程開啟之前,製造機械所需的材料基本上都已經備齊了,再舉個例子,鋁這種金屬各方面的屬性甚至還不如木材,但是在林青山的工坊裡使用非常廣泛,包括工坊本身,基本上都是鋁合金框架做成的,這種建築思路之前我也沒聽說過,後來我也把這種鋁合金拿來研究了一番,發現在其中摻入一些銅和少量的鐵,再以一種我不知道的工藝熔鍊出來,剛性可以與柏木相比,但是重量還不到柏木的一半,這種材料被他大規模應用在工坊裡,你認為林青山是出於什麼考量?”,
趙幽蘭:“更輕!”,
蔣易:“沒錯,對於建築來說,尤其是高層建築,材料越輕越好,但是你要考慮到一個前提,鋁就算再怎麼沒用也是金屬,就單從價格上考慮,林青山光那一個工坊的架子耗資就超過了三千兩,這其中至少有七成都是鋁合金的造價,林家莊附近就是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木材,從效費比上來講完全說不通,林青山如果用純木材來建造工坊最多隻用開銷一千兩銀子,而且更省工事”,
趙幽蘭:“難道是鋁合金的房屋更加堅固?”,
蔣易:“除了比木材更輕,沒有任何優勢,而且鋁合金的內部是蜂窩狀的結構,這就導致了一旦直徑變大,剛性會比木材差更遠,所以工坊的主要框架結構仍然使用的是木材”,
趙幽蘭:“難道是林家莊之前存的鋁太多,林青山後來發現這些鋁根本就沒什麼用,所以才用它們來建造房子?”,
蔣易:“這一點有可能,因為林家莊以前庫存的鋁確實在那段時間內全部被用於建造工坊了,根據林青山寫的工程計劃書,建造工坊總共用了一萬七千四百餘斤鋁,可惜你這個答案仍然是錯的,林青山用鋁來建造工坊是為了防火,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鋁質材料比起木材還有這個優勢,我也是之後才明白的,工坊本來就有很多熔爐,所以一般的工坊都用是用石板來建造,林家莊的工坊也不例外,但是林家莊的工坊空間有限,每生產一種武器就要換一種生產工藝,石頭要比鋁合金要重得多,所以在拆卸重組這個過程中可用性比鋁合金差很多,火爐附近又沒辦法使用木質材料,所以鋁合金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到現在你還認為林青山建造工坊使用鋁合金材料是心血來潮嗎?自從年前謝安來過林青山之後,林青山就修改了今年的生產計劃,他為鋁合金的生產下撥了兩萬兩白銀,其中一萬五千兩用於採購礦石,直到我離開林家莊之前,林青山又增加了五千兩的採購預算,你猜猜他買這麼多鋁是要幹什麼?”,
趙幽蘭:“他還要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