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眾士卒商討後統一決定,這支千人率曲就叫禳災軍。
由王禳災親自統率,並且把軍技司趕製出來的甲冑和兵器,全部都裝備給這支隊伍。
高臺閱兵完滿落幕,眼下有個更重要的事再等著王禳災。
寒封城的北側城門悄悄開啟,在幾十名弓弩手的掩護下,幾百名民夫拿著斧子上山。
王禳災讓民夫在山上砍伐大量木材,運到城裡來,由軍司空、軍技司帶著工匠,趕製“飛石”,也就是投石機。
飛石是吳越爭霸時的發明,據說是范蠡所制,置石於大木之上,發機以擊敵,飛石重十二斤,蓄滿力量後,可越二百步傷敵!
弊端就是太過笨重,且準頭過偏。
攻城時投石機對西方的磚石牆更有效,面對一體的夯土牆就不太好用了,主要是用來擊毀角樓箭樓的,不斷飛過頭頂的石塊對人也有一定的心理恐嚇作用。
但在王禳災看來,這可是個守城利器,敵人攻城時,都是一片一片的人群結為軍陣,而這投石機不管準頭多不好,隨便向下砸去,也能砸倒一片敵人。
而城牆上原先架設的投石機與弩機,早已不能使用。
這些都是四十多年前的東西了,還能看見就已經不錯了。
康、鄭兩位率長看著一架架老的弩機被抬下城牆,而另一邊新的投石機與弩機也在搬運上。
康率長有所感嘆:“一轉眼幾十年啊”
鄭矩:“是啊,當初還是靠這些東西守住寒封的,真是讓人回憶連連,還有陳矩,那小子要是沒死,現在估計比我這個率長職位都高了吧。”
“陳矩?就是當年舉軍旗的那名士卒,他是跟你一個屯的?”
鄭率長笑著打趣:“是啊,當時屯長帶我們守箭樓,陳矩那小子天不怕地不怕,沈人順著雲梯衝上來,他一腳給人家踹下去。”
“哈哈哈哈”
幾日後,所有的投石機已打造完畢,投擲臂由老樹的樹幹製成,鐵箍以防斷裂,基架下有輪,可以沿著平坦的地面推動,調整攻擊距離和角度。
外觀粗獷而富有木製的美感,經過工匠們的改造,威力也比兩百多年前南方的“飛石”要強,可以將二三十斤重的石彈丟擲兩百步遠!
民夫們搬運到城牆加以固定,這注定是天翻地覆的一戰,或許此役之後,寒封全軍將士捐軀孤城,但縱然一去不返,他們也不曾後悔!
帶著這種氣勢,禳災軍的訓練更加刻苦嚴厲。
……
清晨的樹林總伴有一些濃濃的霧氣,趙天很不情願的踩在草地上,這裡潮溼的空氣讓他難以呼吸,再加上身上還有一筐草藥……
走著走著,在前面計程車卒似乎發現了不對勁,指著前的濃濃的霧氣中說道:“你們看,那霧氣裡是不是有一隊人馬啊。”
午牛定睛一看:“先躲起來,看看是那支隊伍。”
眾人躲到茂密的樹叢,荀刖眯著眼看向前面:“有甲冑,有兵器,少說得有千人”
趙天嘖嘖稱奇:“老前輩,離這麼遠,還有霧氣,這您都能看得清?”
荀刖不滿的哼了一聲:“老夫人老,但眼不花。”
葉繼猜測道:“會不會是沈人的隊伍?”
午牛點頭: “有可能,之前那些沈卒說過,過些天藍大人要率軍來。”
趙天說道:“一千多人,我的乖乖,要是被他們發現了,咱們這十幾號人都不夠他們殺的”
孫默說道:“趙天,你身手好,你去前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