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主府,王禳災總算能休息會了,在城主府的客房睡了一個大覺,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一醒來,睜眼就看見一位美貌的女子坐在床前用拿一雙大眼正看著他。
王禳災嚇得立馬坐了起來:“李姑娘,你怎麼進來的”
李瑾南笑道:“你門又沒鎖,我就進來了。”
王禳災尷尬的回答道:“哦,這樣啊,我睡了多久?”
李瑾南指著窗外: “天都黑了,我爹佈置了晚宴,就等你了。”
“好,那咱們現在過去吧”王禳災點了點頭。
城主府大堂上,城主、輔丞、城監御史坐在一個正上方,而城中旁邊還有一個位置空著,是特意為王禳災留的。
王禳災進來來後,再三推辭,卻還是被李襄按住坐在了那。
左邊側是午牛、趙天、趙海、蔡珩、孫默、葉繼、還有葉繼選出來的幾名有功士卒。
右邊是李氏、李瑾南、隊正李固、新上任的獄曹趙景、還有兩位率長以及幾名文吏。
而吳武與陳熠因為傷病不能參加
“諸位,這次我寒封城能夠化險為夷,全靠王禳災王公子出謀劃策,解救了我寒封幾萬的黎民百姓,我先敬王公子一爵”說罷一飲而盡,
“敬王公子”眾人起身敬酒,王禳災微笑著回應著。
李襄拍了拍手,讓下人快些上菜餚!
穿著潔白足襪的白衣婢女們陸續入內,雖然在王禳災眼裡這些女子談不上有多漂亮,可在趙天、趙海與葉繼手下計程車卒、趙景等人眼中,這些婢女都是許久未見的俏佳人,頓時嚥了咽口水。
趙天趙海等人都呆住了,婢女們看著這群瞪大眼睛的大老粗們,或皺了皺眉,或掩口而笑,將菜餚、酒水一一放在諸人面前案几上,便躬著身子倒退著下堂去了。
中原士大夫的宴飲,還有種種規矩講究,且餐桌上不止用箸筷,勺子和餐刀、餐叉也是常見的工具。
宏淵隨地處偏遠,卻是早早習得中原的文化禮儀,不像以前那楚國。
楚國自春秋末期吞併吳國之後,地闊五千裡,民眾近千萬,江淮水網縱橫如織,湖泊星羅棋佈,雖有連綿高山密林,然平原地帶卻是土地肥沃易於耕作。
山重水複,疆域縱深,任哪個強國也休想一口吞下。楚國上層若有高遠器局,變法圖強,北進中原,何愁不能像秦國一樣統一天下,霸令千秋?
可惜這個國家就是固守蠻夷陋習,極少汲取中原文明的知識與禮節,官制軍制民治均是自己的一套,這些人從來不學中原各國的文明法制。
丞相叫做“令尹”,上大夫叫做“左尹”,王族事務大臣叫做“莫敖”,上將軍叫做“大將軍”,還有登徒、柱國、次飛、執圭、三閭大夫等種種令人不解的官稱。
這個由山地部族自立而後獲得周王朝認可的諸侯國,有許多地方是中原文化所難以理解的,這也正是中原名士難以在楚國建功立業之所在。
魏武侯時期,文武全才的吳起因奸佞排斥不被國君信任而逃到楚國。
當時的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立志要變法圖強。
吳起以鐵腕強力變革楚國落後的舊制,卻幾乎將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
楚悼王一死,吳起立遭慘殺,楚國就成了一個“三分新制七分舊制”的奇特國家,始終是萎靡不振,難有作為。
楚國的大夫們對中原文明有一種自卑而又不願屈服的躁動。
時時湧動著一種要求中原文明承認他們、接納他們的強烈要求,又時時處處與中原文明警惕的保持著一定距離。
而如果不被重視,他們就會尋找機會和理由向中原示威,顯示力量。
如果中原大國敞開胸懷與他們結交聯盟,他們又會自動退避三舍,害怕被中原同化。
三百年前的楚莊王時,誰都知道楚國的力量尚遠遠不及中原一個晉國,更不要說眾多諸侯的聯合力量。
楚莊王卻要借聯兵抗戎之機,大軍壓至洛陽郊外,向東周王朝的勞軍使者王孫滿挑釁,問洛陽九鼎輕重幾多?
那時侯,九鼎還是天子王權的象徵,問鼎天子等於是向天子的王權挑戰。
王孫滿怒答:“周德雖衰,天命未改。”楚莊王也只好悻悻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