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上,王禳災的伍和午牛的伍站成一排,吳武正站在他們面前講話“大致就是這些,總之,這次秋獵,不同於以往,都尉給各二百五主下的命令是,數量上必須取勝,壓制住其他城和宗門、家族子弟,汝等明白了嗎?”
眾人齊聲“明白了。”
“嗯,午牛,你們伍可以先回去了,王禳災留一下,你們伍的甲冑還沒領。”
“是”
眾人跟著吳武來到武庫,跟看管的守門軍吏打了聲招呼後,才進去。
這裡很大,四周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往裡走還有甲冑和馬具等等。
“你們有的人可能有自己的武器,有的沒有,就在這裡拿一件。”
王禳災有陽紋刀,蔡珩有角弓所以倆人都沒有動身。
趙天、趙海、孫默三人挑選起來,趙天舉起一把青銅製的長槍,揮舞幾下,“這把長槍倒是挺趁手的,我就選他了。”
趙海則停留在一把短劍前,看著銳利的劍鋒拿起劍,十分輕盈,順時間愛不釋手,“我就選這把短劍了。”
孫默則停留在了戈的面前,這是一把青銅柄曲頭的兵器,看起來很像鳥嘴的尖喙。
舉起戈,沉甸甸的,揮戈做了一個勾挑的動作,孫默心滿意足的笑了“我選這把戈。”
“既然你們都選完了兵器,現在來隨我領取甲冑吧”
甲冑,又稱為鎧甲,王禳災知道自己的那副腕甲就屬於鎧甲中的一部分。
眼前放置的甲冑有兩種,落滿灰塵的皮革甲,這是三百多年前,暴秦時期各國最流行的甲冑了。
以藤條、木片、皮革等為原料製成,全甲由身甲、甲塊、甲袖三部分組成,每部分由小塊革以絲帶連線。
當年的老秦人,就是身穿這種甲冑作戰,橫掃了六國,無往不利。
幾百年過來了,這種甲冑事實上已經落後過時了,王禳災把目光投向另外一邊。
這邊的甲冑沒有灰塵,個個光鮮亮麗,熠熠生輝,嗯,看樣子是札甲。
札甲還是比較普遍的,上到將領,下至士兵普遍都披掛札甲。
早期鐵札甲款式與同時期的皮甲無異,有大札和小札之分,大札甲葉相對較大,小札甲葉比較密,札甲編織時,甲片排列方式主要有:左片疊右片,右片疊左片,上片壓下片,以及在織物或者皮革襯裡上將甲片排列對齊, 再和內襯縫合固定到一起這四種形式。
別看這些甲冑外觀不好看,關鍵時刻可是能保命的,敵人的武器刺到你身上的時候,如果你正好穿著一身札甲,那麼很有可能敵人的武器就刺不穿!
這可是能扭轉戰局的東西,也正是因為甲冑的厲害之處,所以朝廷絕對不允許民間私藏甲冑,一旦發現,抄家問斬。
隨後的甲冑又不斷的改進,但普通士卒是沒有腕甲的,還是因為冶鐵不夠,鐵礦比較珍貴,鐵甲也就用來製作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了。
王禳災走近拾起一副札甲,此甲冑為鐵葉編綴,肩臂部採用筒袖形式,大腿部增加了防護。
披掛形式大體分為前開對襟式、側開繫帶式和龜甲吊帶式三種,領口一般為方領樣式,無防護,部分帶有與戰國皮甲款式相同的盆領。
趙天趙海等人自然選擇了厚重但卻更能保命的札甲。
但這種甲冑,卻不是很令王禳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