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洛陽大軍已經與兵州的袁術交戰在一起,雖然只有十五萬的兵馬,但此時在王允強大的戰術下,卻展現出三十萬的實力。
兵州一時間無人敢出城迎戰。
王允的戰術便是全軍換裝箭矢,絕不與對方近距離交戰,什麼重型弩箭,輕弩,不知備了多少,此時若是敢出城,那就是一陣的漫天箭雨,袁術一時間根本沒有好大應對之法。
只能任由對方牽著自己的鼻子走。
而王允還在不斷的製造著箭矢,若是能依靠箭矢取勝,王允是絕對不會進軍一步。
這就是王允的戰術,雖是個書生腐儒,但對於沒有必勝把握的仗,王允做到了極致的細節。
兵州屯兵多少,暫且不知,但當時諸侯會盟階段,袁術與袁本初便各自傭兵五萬,雖然在隨後的時間內,二人並未大舉的擴張,但臨州與兵州卻非一般的小州郡,此時王允估計最起碼兵州也有十五萬朝上的兵馬。
若之是牽制的話,王允自然是能做到,但若是短時間內攻佔兵州想必是做不到的,而袁術也不敢大軍橫擊,因為在身後,還有洛陽這座龐然大物,而且兵州的一側,還有東地那些穩步發展的州郡,看似是穩固的兵州,實際上他的情況比起袁本初來還要惡略不少。
稍有戰術上的失誤,那就會帶來滅頂之災,別說什麼逐鹿中原,此時就是保證自己在洛陽的進軍下能活下去就是不錯的了。
“洛陽真是瘋了,十五萬兵馬就敢進軍兵州,快,上書臨州,一舉殲滅這十五萬兵馬,到時候洛陽必定陷落!”
袁術雖然不敢正面硬撼,但搖人還是敢的,但他的謀臣卻說道:“主公,此法不行了,臨州遭到公孫瓚的襲擊,此番無暇顧及我們啊。”
聽到這個命令後,袁術當即明白了,這是兩軍同時進軍,一方面牽制了臨州,另一方面又大舉進軍兵州,這樣雙方都無法援助對方,只能等待著逐個擊破。
但袁術依然不死心道:“公孫瓚有那個實力進軍臨州?臨州可有二十萬兵馬,還有鎏金大軍兩萬,他想送死不成?”
謀臣此番再度說道:“洛陽下了旨意,西地半數的兵馬都任由公孫瓚排程,前方線報,先鋒關被直接擊破,軍鋒關兩萬大軍斬一半,俘虜一半,此時袁本初親率十四萬大軍去追擊了。”
“袁本初是傻子嗎!若是這個時候有人偷襲怎麼辦!傳我軍令,一定要牽制住洛陽軍,不然臨州必定陷落!”
這個命令下的及時,若是王允見兵州長時間不出來的話,說不定會調轉槍頭去打臨州,非是什麼手足之情,而是唇亡齒寒的道理,若是臨州沒了,兵州也不會走的太遠。
軍令如山,雖然面對洛陽軍隊的漫天箭雨一時間無法硬撼,但總比公孫瓚與洛陽軍兩面夾擊的好。
袁術親自來到兵工廠,兵州曾是大漢的兵工廠,此地盛產甲冑箭矢等等等等,而在洛陽軍的箭矢雨來臨前,袁術並未意識到盾牌的作用,但在兵工廠的強大生產力下,此時區區數萬的盾牌,那就是彈指一揮間便能打造出來的。
砰砰砰,袁術拿起一面盾牌,看上去還算不錯,但就是不知撞上洛陽的箭矢會發生什麼。
來不及測試,數萬的盾牌全面裝備,此時一隻鐵甲大軍打造完畢。
雖只有五萬之數,但此時他們一個個身穿漆黑甲冑,腰間懸掛三尺青峰,手中持有漆黑圓盾,就連戰馬都身披黑色的重型鐵甲。
一股子的金鐵氣息在他們身上瀰漫出來,若是近前搏殺,袁術還真不知道誰人能輕易破開這黑甲。
他自信,若是自己的黑甲大軍與袁本初的鎏金大軍戰在一起,誰勝誰負都不一定。
伴隨袁術一聲令下,兵州的大門開啟,五萬黑甲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現在王允的面前。
“哎呦,換衣服了?”
看著這金鐵氣息瀰漫的黑甲大軍,王允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但數量上洛陽軍佔據絕對的優勢。
“全軍準備!預備!放!”
一聲令下,萬千的箭矢射出!嗖嗖嗖!宛若漫天箭雨,呼嘯著朝下射去!但此時與之前不一樣了,識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今日的大軍已經非先前的大軍!
砰砰砰!
箭矢若雨水一般滴落,在黑甲大軍之中爆發出一陣陣的火花來!
圓盾被舉在頭頂,任由箭矢落下,爆發出一陣火星,卻未能傷到分毫,而就算是正前方也有黑甲護體,箭矢就像是孩童的彈珠打到大人的身上一般,絲毫沒有作用。
近前拼殺是不可能的,就連王允也能看出來,這黑甲大軍若是近前拼殺,刀劈斧砍都未必能傷到對方,如無奈下,王允下令鳴金收兵。
大軍開始後撤,但五萬的黑甲大軍卻一步不撤,此時他們就地安營紮寨,預示著兵州取得了第一次的勝利,也能防止洛陽軍有其他方面的動靜。
此時天色逐漸暗下來,面對前方的黑甲大軍王允一時間沒有辦法,近前拼殺,無異於找死,而箭矢也起不到作用,一時間王允一籌莫展。
就在此時,公孫瓚的斥候來到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