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洛陽的皇宮之內,此時外戚與宦官之爭已經結束,誰也沒想到最後得逞的居然是和大亂初期什麼關係也沒有的董卓。
此時他站在天子的龍椅前,腰間跨有一把長劍,身穿一身的文官之衣,今日便是他利用天子之權,為自己加封的日子。
天子劉辯坐在龍椅上,他的年齡雖然不大,但是生在帝王之家,顯然他的智慧遠超一般人,此時他看著那圓滾滾,一臉兇惡的董卓便氣不打一處來,但他又很清楚,自己壓根就奈何不得他。
而文武百官之中,袁本初此時死死的盯著兩人,一是董卓,二便是曹安,此時的曹安已經站在了董卓的身後,宛若一個狗腿子。
不多時一個弓著腰的太監走來,他手中拿著一副很長的金色卷軸,隨著卷軸的開啟,他身旁的兩名小太監接過,隨後逐漸完全展開。
這便是聖旨,這東西很長,約莫有兩米長,做工和料子也十分難得,傳聞之中,這金色的布匹是皇家專屬,而且在皇家也是隻有聖旨才能用到,而作這東西的人也是極為稀少,平日不露面,為的就是怕有人仿冒。
此時這名太監看著聖旨開口唸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四字落下,文武百官當即跪服在地,但很明顯他們現在跪拜的不是天子,而是董卓!
緊接著,太監再度念道:“今董卓護駕有功,即刻升遷,封董卓為丞相一職。”
話語落下,董卓是裝模做樣的叩拜謝恩,但隨後一起身他便說道:“哎呀,皇上,您肯對是前些日子,受驚了,您看看您這眼睛,來人,快快將皇上扶下去休息。”
說著話,他還摸了摸自己腰間的長劍,顯然是威脅,但劉辯對此無可奈何。
他從龍椅之上走下來,隨後在太監的攙扶下朝著寢宮走去,但走到一半後對身旁的太監說道:“給我盯緊了,看看董卓要搞什麼鬼。”
太監躬身領命,隨後劉辯便朝內而去,小太監原路返回,大漢的太監在宮內都是低著腦袋走的,而現在的小太監也一樣,但他走著走著便碰到了什麼,他抬起頭來,發現是曹安曹大人,本想行禮,但下一瞬曹安一劍,瞬間便將小太監洞穿。
小太監倒地不起,瞬間便沒了氣息,對於人命,對於現在的曹安來說那簡直就是賤如草芥。
長劍回鞘,曹安轉身就走。
回到朝堂之上,此時的董卓正在沾沾自喜,而曹安則跟在他的身後,像是一個忠心的侍衛,又像是一個乖乖的小狗。
“本相昨日夜觀天象,發現帝氣西移,天命本歸少帝,但今日天命卻是二皇子劉協的。”
說話時鏗鏘有力,彷彿帶有極端的自信,與不容反抗的意味。
聞聽此言,大臣們瞬間炸裂,對此行為一直是個禁忌,在大漢自古便有立長不立賢的傳統,這個方式一直是個個諸侯們選擇繼承人的方式,而皇家更是貫徹這個傳統至今。
此時袁本初當即站出來罵道:“董卓!你是何意!廢長立幼可是大忌!”
對於袁本初的怒罵,董卓也是勃然大怒,他走下臺來,指著袁本初的鼻子罵道:“你是個什麼東西!敢這麼和我說話!”
“那我呢!”
此時又有一道嘹亮的聲音響起,隨後丁原走了出來,他此時也是怒目圓整,死死的瞪著董卓。
董卓看了他一眼,隨後撇撇嘴,但隨後,丁原身後走來一人,這人虎背熊腰,身穿一身亮麗的鎧甲,手持一把方天畫戟,此時他看著董卓,方天畫戟一震,頓時間就是一股狂暴的氣息在此地侵洩!
面對這樣的武將,董卓心生寒意,身形不斷後退,腳步虛浮,他心生懼意,不敢去直視他那可怖的眼睛。
這人是董卓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從小習武,實力強勁。
董卓不斷的後退,背後的曹安拖住董卓,此時的董卓可謂是顏面掃地,但此時呂布在此,他不敢造次,只能灰溜溜的說了一句:“走!”
話語落下,曹安便帶著董卓大步流星而去。
文武百官散去,袁紹此時面帶寒意,廢長立幼,這是古來的大忌,若是真的讓董卓這樣做了,那自己的胞弟是不是也有可能將自己廢掉!
而董卓此時在曹安的攙扶下回到了自己所屬的庭院之中。
喝下一杯茶,這時董卓才安下心來,此時的曹安還在他的身邊,他這時適時說道:“丞相,您覺得呂布這人怎麼樣。”
“勇武非凡,那氣勢非同凡響。”
董卓心有餘悸的說道。
隨即他話鋒一轉的問道:“孟德,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