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武臨昌站在那廳堂之上,輕聲道。
“諸位學子,今日是你們踏入境重山府的第一日,我在這,先恭喜各位。”
武臨昌慢慢說道。
“今日,我將給你們講來這府裡的第一課。”
武臨昌慢慢踱步下來,揹著手,又道。
“今日,我們不談劍意,不談刀勢,不談那武學境界。”
“想必各位學子,已經知道了,我們境重山府,不但修武,還修文。”
展宜年看了武臨昌一眼,他想知道,這文是學何?
“所謂何為文?那治國治世,便是文的一途。即便是那最頂尖的武道至尊,不知這其文之一,也難以寸進半分境界。我們學文,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牌匾和氣質。只是為了那徵道途中,能知盡天下之意。”
武臨昌徐徐道來。
其餘人都是一頭霧水,不懂這武府主在說些什麼,不時的小聲嘰喳談論道。
只有那昊雲真,眼中盡是尊敬之意,他一直都想知道,像武臨昌這般天下第一一般的人物,對那文途上,有什麼理解,才能進了那傳說中的歸一境。
他一直對那治國之事,有著一分執念。
便是有野心想成為這天下的皇帝,治國治民,安民安樂。
“掌院,何為治天下?”
昊雲真在眾目睽睽之下,出了聲,站起來鞠躬抱拳問道。
武臨昌停下腳步,回過頭來,一臉和藹。
“修身養性,便是治天下。憂國憂民,便是治天下。只有那接濟天下,才是真正的治國。”
“那怎麼才能修身養性,憂國憂民,接濟天下呢?”
昊雲真又是問道,他知道,這天下已經亂了幾分。五州之中,都亂了套,不管那宗門之間的鬥爭,還是王朝之間的權鬥,都讓他十分厭倦。
他從小便想成為那人中之龍,成為一國之主。
他看遍了百姓間的窮苦,看膩了世家之間的奢靡淫樂。
“你自己覺得如何才能修身養性,那便是憂國憂民,接濟天下。這一分徵道之路,也會影響你的武道。全都得看你自己。”
武臨昌多凝視了一會兒昊雲真。
他早就知道了昊雲真的身份。
眉宇間有龍形虎氣,定是不凡不須之輩。
昊雲真是中州道明王朝三大王侯之一金真王昊雲圖的兒子。
他兩人在昊雲真小時侯便見過一面。
武臨昌笑而不語。昊雲真也是點頭鞠躬。
展宜年倒是覺得有般奇怪之意,似乎那武臨昌的一撇有些熟悉一般。
上午無非就是那般練字,讀書。
寫書法對展宜年來說還不太過陌生,看到桌上熟悉的文房四寶,便揮起了羊毫,寫下了青峰照水泉幾個字。
他的書法來說,並不算太差。
小時候的時候,就在泥地上用柳條練習。
總的來說,還算寫的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