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40章 求助
杜雪風穿上那件塵封多年的中山裝,站在鏡子前審視著自己的身影,感到了一絲久違的陌生。
他沉思片刻,走進洗手間,將自己花白的胡須剃淨,這才覺得看起來順眼了幾分。
「不要搞特殊化,不要忘記初心,不要給國家添麻煩,國家利益永遠高於個人利益。」
父親當年的教誨如同昨日般清晰地回響在他的耳畔。
他坐在沙發上,手肘撐在膝蓋上,雙手掩面,深深地嘆了口氣。
怎麼可能一點都不擔心呢?常言道,隔輩親,隔輩親。他最喜歡的…就是杜若啊……
杜騫和杜寧在小時候不認同他的教育方式,心中對他始終存有一絲不滿。
他們之間的關系,除了維持最基本的父慈子孝之外,並不十分親近。
但杜若不同。
這個小家夥,從會說話起就與他格外親近。
她跟著他學打太極;
跟著他背誦《道德經》;
在他熟睡的時候偷偷給他的鬍子紮上小辮,
纏著他陪她給洋娃娃塗指甲油,最後都塗到了他的手上;
教她下棋時她會故意打噴嚏偷走他的棋子;
打坐的時候困得搖頭晃腦,卻也要像一個不倒翁一樣東倒西歪就是不肯躺下…
她給了他最多的陪伴,以及最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她是他親手帶大的,怎麼可能不為她擔心?
但正是因為杜若是他親手帶大的,他才清楚她有多睿智,多聰慧。
她不是會沖動行事的人,無論做出什麼選擇,她都會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這不是在國內,隨便報個假警就能引來警察上門搜查,也不是事後交個罰款、受頓教育就能了事的簡單局面。
當前的國際形勢緊張而複雜,任何微小的行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誰敢在外交關繫上輕舉妄動?
這樣的後果太過沉重,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承擔的。
他怎麼能僅憑一封模稜兩可的信,就去要求外交部出手拯救自己的孫女呢…
等待杜若發出確切的求救訊號,才是最為理智的選擇,這樣才有充分的依據,合情合理。
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向她求助的孩子。
他知道,如果杜若真的遇到了困境,一定會向他求助的。
「她才17啊…你17歲的時候在幹嘛!但凡你心裡有一點慈悲,就不該這麼理智的對待家人!耽誤一分鐘,她就在外面多受一分鐘的苦!」
是啊…杜若才17歲啊…
她像他,但她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