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狠了吧?”
“但似乎挺有意思。”
隨著時間的推移,驚呼聲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
直到最後,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震撼的表情。
見時間差不多了。
蔣國雲輕輕咳嗽一聲,開口道:“大家都看完了?覺得這個《奔跑吧,兄弟》的綜藝策劃方案如何?”
登時,一片議論聲。
“很好。”
“各種小遊戲設定相當有創意。”
“撕名牌,堪稱一絕。”
一名經理站起來道:“僅僅從方案來看,我覺得挺不錯。雖然遊戲型別沒有新意,只是早已被娛樂圈玩膩了的競技類真人秀。但遊戲的內容、遊戲環節,尤其是遊戲的核心‘撕名牌’設定,都讓人眼前一亮。”
當然,質疑聲同樣有。
另一名經理搖頭道:“在我看來撕名牌剛開始或許還有些新意,但讓它作為貫穿整個綜藝的核心,就容易審美疲勞了。所以我覺得這檔綜藝的核心設定還有待斟酌。尤其是競技類的真人秀綜藝,現在已經漸漸被觀眾拋棄,前途不明。《爸爸》為何能那麼火?就是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綜藝模式,開創了一個奶爸的新潮流。所以我覺得,與其說《奔跑吧兄弟》好,還不如讓王言按照《爸爸》的套路,另外策劃一檔親子類綜藝。收視率絕對低不了。”
這番話,同樣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認可。
蔣國雲見慣不怪。
公司有不同的聲音,才能良性發展。
他沉吟片刻,開口道:“其實《奔跑吧兄弟》這份方案的核心就在於‘撕名牌’。有人覺得它很有創意,有人覺得它不夠持久。這樣吧……我們讓部門的同事以‘撕名牌’為題,玩一個小遊戲,看看這樣的遊戲受眾度有多高,如何?”
在綜藝部門。
平時大家為了測試綜藝裡面的小遊戲是否受歡迎,都會親自來試玩遊戲。
做到第一手測評效果。
所以蔣國雲的話音剛落。
眾人就紛紛點頭。
“可以試試。”
“是的,只有實際測試,才知道效果。”
“實踐永遠不會說謊。”
半小時後。
綜藝部門找出了十幾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組成了藍隊和紅隊。
蔣國雲派出一名經理當裁判,簡單說了一下“撕名牌”的規則,又讓行政部緊急製作了一批印著各自名字的名牌過來,貼在眾人背後。
很快。
遊戲開始。
在最初的幾分鐘,十幾名年輕人的表現泛泛,也並沒有顯得多麼激動,彼此似乎只是為了應付領導的吩咐,玩遊戲的慾望並不強烈。
情況的轉折點,出現在第一名女生被撕以後。
“撕拉~~~”
當這名女生後背的名牌被一名男生毫不留情撕下。
這個聲音似乎是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眾人內心的熱血。
登時。
女生髮出一聲尖叫。
而撕名牌的男生卻舉起名牌,露出興奮的表情,舉著名牌在場地裡縱情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