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港島迴歸那一場,因為還有部分國人員擔心引發戰爭的風險,所以迎回歸的相關慶祝活動都滯留到了迴歸順利交接之後才舉行,而這一次各級單位都提前就準備好了。
大學校園是一個民族精神最集中的體現地,隨著報紙與電視宣傳引導,同學們平時熱議的話題也隨著發生了變化。
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驕傲的笑容,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都爆棚。
許多班級與科系都搞起了各種形式迎回歸聯歡活動。
李俊東所在的法學院要求每個班級到少排一個節目,開班會時潘越明約李俊東一起搞一個吉他彈唱。
李俊東興致不高,說像這麼盛大的活動,最好就搞大型團隊節目才帶勁,兩個人搞不起氣氛,潘越明說那要怎麼搞。
他又開玩笑說賣電話卡還差不多,然後全班同學都說少來這一套,這節目是要拿到系裡去比賽的,關係到班級榮譽。
李俊東就說:“真想脫穎而出,歌舞類節目競爭壓力肯定是最大的,搞了也白搞!”
全班同學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有人提議說,那我們搞個小品或相聲什麼搞怪的,然後典胖子說走搞笑路線,東哥原創的《洗衣機的故事》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同學們說:給我把那個胖子哄出去!
因為上過了省報,李俊東與黃胖子雖不是班長,但影響力還是蠻大的,他提議說:“換個思路,別把事情想得太重要,簡單一點吧,搞一個詩歌朗頌拉倒。”
同學們說詩歌朗頌太簡單,雖然不會像歌舞那樣多同類者競爭,但搞不起氣氛來,並不怎麼討巧吧。
李俊東說我們可以略略加點花樣,多搞些人一起上,再配上一些間奏音樂,說不定到時就從同類節目中優勝出來了。
眾人都說這個辦法也許行!
方向確定下來之後就定曲目,班長向華帶人一起去圖書館,一下抱回了十幾本詩歌集。
然後全班同學你翻這本,我翻那本,又爭吵了起來,你說這首好,他說哪首好!
李俊東興致起來了,也跟著大家翻起那些詩集來,讓他意外地竟然看到了一首名叫《打個電話回家》的長詩。
內容先不管它,就這個名字剛好與他們的電話卡業務相符,李俊東就認定了它。把這詩翻開給典胖子看,典胖子當然明白他的意思,然後他就提議說就用這一首!
果然同學們看了大半都反對,說他滿腦子只想賣電話卡,這詩歌的內容寫的是親情與愛國主題無關,不扣題。
李俊東就推銷說:“愛國與愛家不是一致的嗎,不愛家何談愛國,怎麼就不扣題了!”
又有人提出:這詩也太長了,不是說要以簡約致勝嗎?
“長了可以刪啊!”
“借鑑加原創,我們這麼多人,大家一起把這詩再改改行不行呢?”
經過一番爭論,李俊東把他的業務能力也全部發揮出來,最終承諾說如果朗讀這首詩不能勝出,他出錢給全班同學加雞腿,最終就把節目定了下來。
然後幾個自鳴得意的文學才子自訴奮勇,一番刀斧之後一首精簡版的《打個電話回家》就最終定型。
李俊東看了一遍覺得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