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李淵嘆息片刻,喚來持印太監,將那缺了一角,以黃金補之的傳國玉璽,拿在手中。
將此印按了下去。
頓時秦王變作皇太子,原本東宮氣運徹底穩固。
隨後李世民拿出令一份聖旨。
是禪讓的聖旨。
上面已經留下了空位,等著李淵簽下名字。
李淵看著良久,頓時身形佝僂。
“父皇老了,難免昏聵。”李世民如是說道。
李淵只得簽下姓名,蓋上寶印。
當下李唐天命轉移至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收起兩份聖旨。
拿出第三封聖旨,只不過是他自己親自寫的。
封李淵為太上皇帝,移居弘義宮。
弘義宮離著太極宮很近,但是弘義宮狹窄,潮溼,並不適宜居住。
李世民開口道:“今日之事,我會如實寫入史書之中。”
“你之殘暴,不似我兒,倒似鮮卑胡兒。”
“不似您的兒子,也成了您的兒子。”李世民開口道。
“為了您的體面,兩個月後兒臣才會將第二份聖旨,第三份聖旨昭告天下。”
………
而靈感寺中,大威德金剛,文殊菩薩,白衣觀音,面色一遍!
“死了?”
文殊菩薩怒目!太子乃是佛門最重要的一環,竟然直接這樣死了?
“龍子奪弟本就是兇殘萬分,何況秦王掌握兵權。”白衣觀世音道:“當年有一個小兒,這樣跟貧尼說,佛法說能度眾生,可信不信連你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觀世音,要變作觀音。”
白衣觀音說的就是李鄲道了,只有李鄲道跟著他說過這句話。
“不想今日一語成讖。”白衣觀音道:“往後貧尼也要避諱了。”
文殊冷道:“太子優柔寡斷,雖然說是慈悲心腸,但我佛門除了慈悲,還要有大智慧,大勇氣,大毅力,大氣運,看來只能寄託於往後了。”
文殊笑笑:“好在李元吉,李建成的魂魄,此時在我等佛門手中,倒是可以謀劃,謀劃。”
“道門幫助李世民成大事,必然會為其所忌憚,而帝王,本就是獨命之君,必然會以我佛門來制衡道門,到時候,我教大興,依然有機會。”
然而此時岐暉子,李鄲道,蘇玄朗,王知遠等人已經趕到了此處!
“孽障!爾等外道!當年攔截不欲進京,竟然又偷渡而來!真是不把我等放在眼裡!”
岐暉子剛剛從李淵處連本帶利回收了當年投資,氣息高漲,雖然沒有天仙,但已經到了神仙頂峰,陽神圓滿,當下便聽見了文殊和白衣觀音的對話,當下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