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嚴苛便是因為八戒和尚以“圓覺成佛”為目標,堅信成佛雖然目標遠大,但只要一步一步,終有一日成佛的。
李鄲道瞭解過後,開口道:“你這成佛法門太累,可以約束自己,但不可約束他人,否則反而容易入魔。”
李鄲道開口道:“除非衣砵弟子,只需教善便可,何必言多,一句阿彌陀佛有一阿彌陀佛的功德,一米一飯,都大如須彌山。”
卻是直接將淨土宗的底子掀掉。
八戒和尚若有所思。
李鄲道又道:“佛無本相,佛法也是如此,你也不需死板,不拘一格便是。”
隨後又道:“不過你這倒有一樣好處,便是卷死其他和尚。”
八戒和尚不明所以。
李鄲道卻嘿嘿一笑:“也罷也罷。”
“當年你不是拿著一顆摩尼珠,玉蘭投壺嗎?”李鄲道笑道:“此佛寶內有你成佛機緣。”
八戒和尚若有所思。
“另外,有一個和尚,懷著跟你當年一般無二之心,要往西天極樂淨土而去求取真經,你將他勸住,將我的話轉告於他。”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身註定?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
八戒和尚聽完此言,當下幾分明悟:“若是他不聽勸如何?”
“那你便隨著他一起去吧。”李鄲道直接道:“他也是你成佛的一部分。”
八戒和尚雙手合十:“弟子已了。”
李鄲道提點了八戒和尚,卻見法海和尚不在,便問道:“他呢?”
“法海師弟如今正在煉製舍利金丹,他偶得金丹妙法,便要將舍利與金丹相和,說是成了,便可增加六百年道行。”
李鄲道算算,便發覺法海和尚自有一道丹劫。
“算了,他既然無此機緣,聽我言明,便讓他再磨鍊磨練。”
……
李鄲道離開之後,原本揹著眾生的佛陀又重新反轉起來。
而前來拜佛的百姓,卻並未發現有什麼異常。
離開了青龍寺,李鄲道便前往師父孫思邈處。
孫思邈此時在太白山下主持天醫院的修建。
見著李鄲道前來:“你修行倒是快,已經陽神了。”
“都是師父教的好。”李鄲道嘿嘿道:“本來想問皇帝要個天師噹噹,可惜他不同意。”
“你倒是有膽子。”孫真人開口道:“你德高几重天,可冠絕天下同道?”
“所以來師父您這裡解解乏悶。”李鄲道顯得隨意。
“看來你小子遇到了煩心事。”孫真人敲一敲李鄲道的腦袋。
“是啊。”李鄲道開口道:“是情劫。”
“情劫?”孫真人道:“這倒是個厲害的劫數,據說天狐一族有秘法可以度過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