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難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此積弊?”
“如今江山,正需要世家子弟,所謂良家子是也。”李鄲道開口道:“暫時無患。”
“但是,只怕以後就難說了。”
李鄲道開口道:“世家的根基是土地,比如山東孔府,良田十數萬畝。”
……
“當初打江山之時,便是答應了他們裂土封侯的。”
“漢武帝有一策,名為推恩令。”李鄲道開口道:“就看聖人下沒下定決心了。”
“現在不行。”李世民道:“或許五代之後,不,三代之後……君恩漸斷……”
李鄲道見此,便再未提及此事:“既不削世家之權,那麼天下寒門,又何處有晉升之機?”
“朕和魏徵也討論過此事,商鞅變法之策,倒是可以照抄幾條,分爵劃等。”
“那隻怕軍隊都要被世家滲透個乾淨。”李鄲道毫不猶豫指出其:“若無始皇帝之能,便不可行此策。”
又道:“戰功晉升,只能適用於武人,學儒,學道,並不可以此。”
李鄲道開口:“如今科舉,既然已經有明經,明算,明法,進士,等科,何不再開幾道?”
“比如我們醫科科舉,如今便是極為成功的。”
“再分出一個農科科舉,專門選會農事的人,來成為農官,編寫農書,農官精通農事,到各地指導百姓進行播種,耕田,如何治理蟲患,如何應對乾旱,都由農官負責。”
“武科科舉難道不成?一考武功,二考兵法,三考沙盤演練,攻守之陣,四考兵馬漕糧之算術。”
李世民又恍然大悟:“愛卿,你簡直是我肚子裡的蛔蟲,怎麼莪想的什麼,你都能說出來?”
“呵呵呵。”
李世民頗有些恬不知恥:“朕就是這麼想的。”
“愛卿專道教之事可惜了,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尚書右丞、尚書諸司侍郎,這些愛卿隨便挑。”
李鄲道呵呵:“都是些四品職,還不如臣那個先生呢,好歹等同於紫金光祿大夫。”
李世民道:“這些可都是實職,四品大員,再三品便是六部尚書了,那些老臣不騰出位置來,也別無可封,也不可隨意加官,不然亂了職權。”
李鄲道開口:“臣沒有嫌棄官小的意思,只是臣意不在此,陛下封了臣一個先生便已經足夠了。”
李世民對李鄲道可謂是又是喜歡,又是忌憚的。
“朕記得愛卿還有個妹妹,十分討喜,這樣,朕賜其宗室籍,封其為華陰縣主,邑五百戶。”
李鄲道這下答應了:“多謝陛下。”
一般只有公主才會封作縣主,郡主,公主。
丫丫估計從扶餘國回來,發現自己被封為縣主,在李貞英這個縣主面前也能抬起頭來,肯定會高興壞了。
沒辦法,誰叫是自家妹妹呢。
“哈哈哈!”李世民笑道:“有所求便好,朕還道你無所求呢。”
李鄲道點點頭:“無慾無求便是聖人,貧道卻是做不到。”
隨後找了個由頭,便自宮中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