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龍君知道天子一諾,當得九鼎,覺得有些希望,便答應了下來,緩緩告退了。
涇河龍君走後,李世民回頭看關羽畫像,讚歎道:“好俊的武將,今晚好生守夜,朕睡去了。”
李世民回去睡覺,果然一夜無夢,十分滿足。
第二日晨起早朝,李世民念念在心,看殿內文武官員齊至,唯不見魏徵。
開口問道:“魏徵今日怎麼沒來?”
李勣道:“魏徵昨日便叫臣告假了,卻是前太子死後之第二個七七四十九日,因此他要去悼念。”
李世民頭疼:“叫他回來,就說朕答應給他們兩個諡號了。”
當下有人去傳魏徵。
魏徵在府上,昨日夜觀天象,聽聞九霄鶴唳,有天差傳旨,命他午時三刻,於夢中斬殺涇河老龍。魏徵領旨,齋戒沐浴,在府中試劍運神,因此未去早朝。所以糊弄的請了一個假。
但是此時聽聞御官傳旨來宣,說是舊主的諡號來了,便不顧斬龍事宜了,轉身去上朝了。
到了朝中,幾個禮部的官員當下搞出來幾個不好的諡號,魏徵當下不滿意了。
跟著人就噴了起來,李世民坐著龍椅上,聽著魏徵跟人開噴,心道:“這樣你總沒有空去監斬了吧。”
魏徵口斥群臣(文臣),武將幾個,要麼去平突厥了,要麼就是去平太子舊部了,他們聽聞李世民殺了李建成上位,好些就開始說李世民是胡亥,李建成是扶蘇了。
只有少數幾個,也在看戲。
吵了一個上午,李元吉是沒得說,人憎鬼嫌的,封為海陵郡王,禮部決定加一個諡號為“剌(意為暴戾無親”,是為“海陵剌王”,李世民沒有啥異議。
李建成那就是吵翻天了,一些拍李世民馬屁的,覺得應該抹黑李建成來,最早給前太子李建成的諡號為“戾”。
李世民當場拒絕了,自己大哥什麼性情自己還是知道的。
諡法:“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戾”是純粹的貶義諡號。
當下下令改過,提出這個諡號的大臣自然被魏徵罵得死,說他是舔痔得寵的小人。
當場把人氣得暈了過去。
隨後禮部又討論,應該把李建成的諡號改成“靈”,諡法:“死而志成曰靈;亂而不損曰靈;極知鬼事曰靈;不勤成名曰靈”。
李世民自然還是覺得不好,魏徵更是極限輸出,掄起拳頭,拿著笏板就要跟人幹架。
還是幾個武官勸架。
李世民看得好玩,也沒有制止。
這兩次否決讓禮部這群人們意識到李世民對大哥的心理可能是有些微妙的。於是大臣們決定給李建成的諡號為“隱”。
諡法曰: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威德剛武曰隱。
與“戾”和“靈”不同,“隱”是一箇中性並且偏向於同情的諡號這下子同意了。
然後封其為“息王”,全稱是“息隱王。”
不過貞觀十六年又追贈為隱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