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些學識勇氣,可以入城。”
兩個人便順利入城。
進了城,李鄲道便知道為何叫君子城了,只見此處雖然不是宮殿玉宇,卻也是亭臺樓閣,應有盡有,植樹栽花,好似蘇州園林一樣。
跟下面的渾渾噩噩,好似棚戶區完全不同。
一個個大院子。
只見著門前不是獅子,就是石鼓,以臺階高低,可見門楣深淺,又見有牌匾林立。
“純孝府邸”
“貞潔府邸”
“忠義府邸”
“誠信府邸”
………
而大街上所見,也並無廚肆,所謂君子遠庖廚,遠鮑魚之肆。
所見基本都是賣字的,賣畫的,彈奏樂曲的,引吭高歌的,還有脫光了衣服跑的。
李鄲道和丫丫有“雅過敏”,就喜歡低俗的,頓時有些起雞皮疙瘩。
找了一個稍微正常一點的人問了問:“怎麼那個脫光了衣服的,也能到這裡啊?不是有傷風化嗎?”
那人白了一眼:“人家這是魏晉名流,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你懂什麼?”
李鄲道和丫丫面面相覷。
“那個唱歌的呢?”
“人家是採風官,是樂府的,是雅樂之官,生前駁斥靡靡之音的。為人正直。”
“什麼叫靡靡之音,什麼叫雅樂?”丫丫問道。
“就是曲調上都是萎靡、頹廢的。以一種錯亂的節拍、特強特弱的節奏的變換,或者是以庸俗的滑音,和不健康的放蕩的情調,散播著頹廢的感情,給人以感官上和肉慾上的刺激的就都是靡靡之音。”
丫丫哼著木椿子交她的小曲。
“這個就是靡靡之音,要不得,要不得!”那人面色一變:“請不要哼了,我要去洗耳朵了。”
說罷便走了。
李鄲道又看到一個大擺宴席的,吃吃喝喝的。
詢問了一下,原來這個人有慷慨解囊之風,人稱小孟嘗,頗有名望,經常接濟他人。也是名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