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山野之人,前來討食。”
“不敢,不敢。”李鄲道拱手。
都是上古之人,祖宗級別的人物了。
以荷葉為碗,以椒木為筷。
“說實話,若非你剛剛咒律,我們還以為從哪來來了一個魔頭。”
李鄲道苦笑,趁機問起:“這奪人造化的功法,可有起源?”
“倒也不難說,天缺六百,地缺三百,女媧氏補天,后土氏補地。其造化源流便在於此。”
李鄲道聽聞,又問道:“那傳播魔功,欲煉不死之藥的那群魔修又是何人?”
燧人氏道:“這也是一樁舊案。”
“當年人族風雨飄搖,處於人神,妖,鬼,之間,便有歷代帝王勵精圖治,為天下共主。”
“只是除了三皇五帝,也有一部分人走了邪路,如當時專研人體之道的靈山十巫,這補天造化,便是其所創雛形。”
“後有上古之人,便藉此法,接種了神魔的器官,由此獲得力量。”
“只是多半不能控制,血脈又受了汙染,因此被當時的共主驅逐出去了。”
“比如與蚩尤作亂的七十二隻魔神部落的血脈。”燧人氏道。
“他們的理念,其中有些,為黃帝所記錄,為黃帝內外經,其中不好的地方,便剔除了出來,但也被人所收藏成書。”
“後便傳與夏之藏書室,傳與殷商,傳於周。”
李鄲道聽此,這才明悟:“原來如此。”
“其中靈山十巫,研究神魔不死的法子,也在其中,變成了這些人研究不死藥的資料。”
“對,靈山十巫的資料本就是錯誤的方向,不是正途。”燧人氏道。
“這些人越研究,越鑽牛角尖,用各種藥引子,咒法。”
“那我看了一份《補天造化》。”李鄲道說道:“還自曹操那裡得了皇帝外經,也就是青囊經,不是將這些靈山十巫的傳承學全了?”李鄲道疑惑。
“因此,你便有一份氣運,他們都沒有你全,而且你是最有可能以此道煉出長生不死之藥的。”
“你身懷丹道,又得造化,這魔道法門,自出世,便沒有真正成功過,如今被你尋到了,補全了,自然纏著你。”
李鄲道泠然:“那晚輩當如何?”
“你自持便是,你剛剛自己為知己持戒,不就是證明。”
“況且還有一位,另闢蹊徑,也藉此魔功,走出了另外一條路。”
“鎮元子。”李鄲道開口。
“不錯,你們之間遲早有一戰,你要煉出長生不死藥,成就丹道祖師,便註定要推倒他的人參果樹,以他的果樹為根基,煉出大藥。”燧人氏道。
“原來如此。”李鄲道明悟。
丫丫在一邊道:“哥,我跟你一起打!”
“所以你製作這些佳餚,別有一股造化,便是你“點石成金”之能。”
燧人氏道:“今日指點於你,乃是叫你完成己道。”
“這真的是我的道嗎?”李鄲道懷疑:“只是煉製長生不死藥?”
李鄲道為的是大道也不遠於人也的道,不是找仙草,煉仙丹的道。
祝融氏道:“自然不是,道無止境,但魔為阻礙,不經此道,你也尋不成自己的道,這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