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果因人澆灌的情緒不同,而效用不同,但都能壯大七魄,滋養元神。
此前李鄲道也吃過一些靈果,最有感受的便是火龍真人帶來的五味果。
至於魏夫人帶來的兩枚火棗,卻是老孃吃的,自己沒吃。
然後便是天宮的和水府的,但那只是靈果,並非靈根,空有精氣效果,未有許多造化,能獨一無二。
另一邊李鄲道沒坐多久,便有八九歲的小女童前來看茶,也非茶葉,而是花茶。
牡丹花茶,李鄲道只記得六味地黃丸裡面有一味丹皮,花茶倒是少喝。
更何況這麼大一朵牡丹,味道倒也不差,更有一股養顏,滋潤氣血之感。
沒過多久,便來了一位看起來約莫二十來歲,正芳華的女冠,只是也持著一把拂塵。
但她的拂塵還有三節穂子,李鄲道的則是沒有。
其輕走雲步而來,衣袖不擺,十分得體端莊:“原來是孫真人的弟子來此。”
李鄲道連忙起身行禮:“見過這位師兄。”
“我家方丈,因由修行到關卡,不好親自來接見俊才,便由貧道領著命,來與師弟接待。”
李鄲道立馬道:“是師弟我唐突了,不知此地仙勝之地,反而驚擾了主人。”
兩人交流了一會,便知道這位大師姐名叫李如修。
而驪山派的淵源,也在聊天中一清二楚。
驪山派又名驪山風雷派,傳承自先秦,祖師乃驪山老母,又名陰夫人,傳聞其傳《陰符經》於道士李荃。
至於為何叫風雷派,只因其風雷法術極為厲害。
這也是這些女修的存身之本,李鄲道一番攀談,竟然發現驪山派也已經開始轉型,修煉內丹之術,其有風雷丹法。
那李如修也聽過孫真人,但沒聽過孫真人修行丹法,怎麼這個徒弟還如此博學?
一開始還因年紀小有輕視之心,如今正是放下心態,畢竟體驗過了,年紀雖然小,實際卻不不小。
龍女在一邊這才發現自己好像是個花瓶一般,竟然插不上嘴。
“這麼說,師弟你是剛剛離家不久,一路南行,欲要證道了?”
“不容易啊,年紀輕輕,卻以此為目標,我輩汗顏。”李如修感嘆。
“南方巫鬼之風盛行,雖然道家法教也多,但始終還有巫教影子,六天故鬼,仍然在南方活躍。”
又道:“前些日子,還有幾位和尚,邀請我們掌教加入佛門,被打了回去,一些去了川蜀,一些也去了南方傳教。”
“和尚?”李鄲道好奇:“這是怎麼回事?”
“只因我們老母被世人混淆為女媧娘娘,佛門便想以根源入手,切入中原神話,搞一些仙佛同宗的話來,我們掌教不樂意,將他們打發了去。”
李如修道:“只是將他們打了出去倒是便宜了他們,我聽掌門說涇河龍君已經跟佛門有了深入合作,想來也是取死之道。”
又問道:“師弟你隨行帶著這位龍女,難道是和涇河龍君有關係?只怕要趁早撇開關係。”